-
杜燕1,2,包维楷1(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高山松自然地理分布、生长与生态适应性研究进展[J].四川林业科技,2022,第6期
-
舒柳,李岩林,黄柳菁(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基于web of science的乔木与微气候相互关系知识图谱分析[J].四川林业科技,2022,第6期
-
陈俊华1,杨梅2,刘一丁1,蒋川东1,李羽洁1,3,龚固堂1,廖清贵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与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四川重点实验室;凉山州现代林业产业发展指导服务中心;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川中丘陵区人工柏木林不同结构调整模式对比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22,第6期
-
殷国兰1,张丽1,陈宇1,郭聪1,朱曼1,彭丽君2,林洁1,刘祥东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多齿红山茶扦插繁育试验初报[J].四川林业科技,2022,第6期
-
杨滨豪1,邢师师2,何芝然1,刘闵豪1,李金武1,肖兴翠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江县自然资源局).川南地区乌桕容器育苗技术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22,第6期
-
贺丽1,2,陈德朝1,2,吴科君1,2,邓东周1,2,鄢武先1,2,李红霖1,2,王雪1,2,刘成3(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和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四川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川西北高寒区流动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组成及空间格局变化[J].四川林业科技,2022,第6期
-
郑阳1,田春洋1,李建威1,李威1,王飞2,杨毅1,马文宝3(四川石棉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小种群保护与复壮研究开放实验室;华西亚高山植物园;森林和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杜鹃花属植物多样性与分布特点[J].四川林业科技,2022,第6期
-
叶佳伟1,闫淑君1,廖剑威1,杨丽1,纪霜1,刘福辉2(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福州植物园).城市公园植物群落对鸟类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四川林业科技,2022,第6期
-
张港1,刘健2,王萍1,焦强英1(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基于高分四号的四川地区森林火点提取[J].四川林业科技,2022,第6期
-
姜欣华1,热沙2,夏苗1,王奕入2,帅伟1,苟天雄1,刘燕云1,余海清1,马文宝3,范川2(甘孜藏族自治州林业科学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5个种源楤木种子性状的比较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22,第6期
-
吴世磊1,刘怀谷2,陈德朝1,鄢武先1,邓东周1,文智猷1,苏宇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业物资供销有限公司).川西北高寒沙地不同恢复年限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J].四川林业科技,2022,第6期
-
李静1,王腊梅2,王浩森2,余海清1,周华明1,姜欣华1,杨平1,苟天雄1(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林业科学研究所;四川省甘孜州康定木材检查站).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大中型兽类多样性初步监测[J].四川林业科技,2022,第6期
-
程跃红1,陈应康1,马军1,何涛1,张君议2,3,徐波2,3(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中国-克罗地亚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野生植物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四川省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中华盆距兰[J].四川林业科技,2022,第6期
-
朱培琦,何鑫,贾慧文,曹秀龙,陈松阳,邱坚(西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桢楠和闽楠木材构造特征对比分析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22,第6期
-
武术杰,徐文建,曲麒,冯双武(长春大学旅游学院长春大学).三种豆科树种光合特性比较[J].四川林业科技,2022,第6期
-
张丽1,赵博2,龙治坚2,王晓娟3,徐刚2,王准1,胡尚连2,马光良3,孙鹏1,林志强2(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学;泸州市林业科学研究院).KOH溶液对麻竹竹蔸浸蚀效力的测定与分析[J].四川林业科技,2022,第6期
-
杨旭1,陈鑫1,王大勇2,胡康2,卢文龙2,李生强3,杨志松4(成都兴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四川省冶勒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广西师范大学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大熊猫科学研究院).利用红外相机对四川冶勒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资源的初步监测[J].四川林业科技,2022,第6期
-
詹志鸿,朱创,李泽川(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昆虫学系).中国锹甲科四新记录种记述(鞘翅目:锹甲科:锹甲亚科)[J].四川林业科技,2022,第6期
-
房超1,杨倩倩2,蔡均3,杨伟4,郑健贵3,张翼2,李从浩2,罗万勋2,黄科5,李黎5,李生强6,杨志松7(成都市雷雀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雅安市林业局;雅安市名山区林业局;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都观鸟会;成都筑智境然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四川省大熊猫科学研究院).四川省雅安市清漪湖省级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J].四川林业科技,2022,第6期
-
潘红丽1,何莉娜2,毛颖娟1,刘义1,黄琴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和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重点实验室;乡城县林业和草原局).四川省檀香科植物新记录种冷杉寄生[J].四川林业科技,2022,第6期
-
孟庆银(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土壤有机碳全氮与杉木幼苗生长相关性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22,第5期
-
曹昆彬1,杨勇智1,郭洪英2,吴玉丹1,李佳蔓1,黄振1,陈炙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和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四川重点实验室;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大花序桉半同胞家系苗期测定及家系选择[J].四川林业科技,2022,第5期
-
何芝然1,阮若玉2,唐乐华3,刘闵豪1,肖兴翠1,廖清贵1,彭建1,辜云杰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森林和草原防火监测中心;四川明富大漆科技有限公司).不同处理对漆树根繁成活率的影响[J].四川林业科技,2022,第5期
-
姜睿,彭艺,李凤,陈山,肖祖飞(南昌工程学院;江西省樟树繁育与开发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复合肥施用量对芳樟矮林生长及得油率的影响[J].四川林业科技,2022,第5期
-
陈晓梅1,2,李小林3,丁婷1,2,赵桃娟1,2,陈炙1,2,黄振1,2(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和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四川重点实验室;雅安市雨城区林业局).三个美国紫薇品种在川中丘陵区的花期观测与花粉萌发特性比较[J].四川林业科技,2022,第5期
-
张利1,徐舟1,单凤娇2,肖玖金3,刘建霞1,李旭华4,刘千里1(阿坝州林业和草原科学技术研究所;阿坝州森林和草原资源站;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岷江干旱河谷不同植被恢复技术模式植物多样性特征[J].四川林业科技,2022,第5期
-
吴玉丹1,张翔宇2,吴宗兴1,宋小军1,叶敏1,李奎阳3,梁颇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四川安龙天然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不同水肥浓度配比对三年生藤椒品质的影响[J].四川林业科技,2022,第5期
-
刘琴玲1,罗晓波2,3,周斌1,王晓玲4,谭礼强1(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成都分院;凉山州劳动职业技术学校).雷波西宁古茶树试制红茶感官审评及生化成分分析[J].四川林业科技,2022,第5期
-
林静1,2,李谨宵1,简毅1,2,何家敏1,骆宗诗1,2,蒋艳秋3(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和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龙门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四川省林业中心医院).森林漫步对不同人群应激水平的影响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22,第5期
-
张杰,邓砚泽(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竹缠绕复合材料制品发展现状及趋势[J].四川林业科技,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