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德英1,刘晓健1,邓辉1,刘永江2,李德郁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国海洋大学).渤海湾盆地渤中19-6区中-新生代构造转换特征及其对太古宇潜山大规模储层形成的控制作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2,第6期
  • 彭军1,于乐丹1,许天宇1,韩浩东2,杨一茗1(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天文地层学研究程序及其在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的应用实例分析[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2,第6期
  • 夏辉1,2,王龙1,2,张道锋1,2,王继平1,2,范倩倩1,2,冯敏1,2,王艳1,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鄂尔多斯盆地庆阳气田二叠系山西组1段层序结构与沉积演化及其控制因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2,第6期
  • 范建平1,宋金民1,江青春2,刘树根1,3,叶玥豪1,黄士鹏2,王佳蕊1,苏旺2,李立基1,金鑫1,冯宇翔1(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华大学).川东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储层特征与形成模式[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2,第6期
  • 张煜,李海英,陈修平,卜旭强,韩俊(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超深断控缝洞型油气藏地质-工程一体化实践与成效[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2,第6期
  • 付广,李佳静,于桐(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油源断裂输导油气时期厘定方法的改进及其应用——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南大港断裂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2,第6期
  • 计秉玉,郑松青,顾浩(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技术的认识与思考——以塔河油田和顺北油气田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2,第6期
  • 何登发1,包洪平2,开百泽1,许艳华1,鲁人齐3,张才利2,魏柳斌2,成祥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鄂尔多斯克拉通地块活化了吗?[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2,第6期
  • 胡德胜,宫立园,满晓,戴伊宁,柳智萱(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雁列断层变换带发育特征及其控储作用——以古近系流沙港组一段重力流沉积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2,第6期
  • 杨桂林1,2,任战利1,2,何发岐3,张园园4,王宝江5,祁凯1,2(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西昌学院信息技术学院).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镇泾地区断缝体发育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2,第6期
  • 李文浩,卢双舫,王民,周能武,程泽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基于扫描电镜大视域拼接技术定量表征致密储层微观非均质性[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2,第6期
  • 吴智平1,张勐1,张晓庆2,王迪1,程燕君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海油研究总院;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渤海湾盆地“埕北-垦东”构造转换带形成演化及成藏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2,第6期
  • 吕心瑞1,邬兴威1,孙建芳1,夏东领1,李彦普2,丁炎志3,王斌3(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中心).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溶洞垮塌物理模拟及分布预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2,第6期
  • 孟江辉1,2,吕沛熙1,2,吴伟3,潘仁芳1,2,朱逸青3(长江大学非常规油气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页岩气研究院).基于笔石表皮体反射率和拉曼光谱评价海相页岩热成熟度的方法——以川南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2,第6期
  • 张砚1,惠栋2,张鉴1,张德良1,蒋睿1(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页岩气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水蒸气吸附特征及其主控因素——以川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2,第6期
  • 高怡文1,郝世彦1,王庆2,王维波1,江绍静1,范庆雄3,陈治军1,周晔1(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气厂;陕西延长石油钻井工程有限公司).银额盆地巴北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资源潜力[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2,第6期
  • 刘超英1,2,李军2,王保华1,赵琳洁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不同勘探程度矿权区块价值评估方法[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2,第6期
  • 王冰洁,王德英,王鑫,惠冠洲,薛明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湾盆地辽中凹陷南洼走滑转换带特征及其对大、中型油田的控制作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2,第6期
  • 李增学1,2,刘莹1,2,李晓静1,2,张功成1,2,孙瑞1,2,王东东1,2,尹露生1,2,刘佳敏1,2(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琼东南盆地古近纪泥炭沼泽破坏与重建作用对煤型源岩物质形成的控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2,第6期
  • 范彩伟,刘爱群,吴云鹏,侯静娴(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莺歌海盆地乐东10区新近系黄流组储层天然气充注与超压演化史[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2,第6期
  • 卢雪梅.低倾角盆地重油二次运移成藏模式新解[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2,第6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编辑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来稿须知[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2,第6期
  • 郭旭升1,2,周德华1,赵培荣1,刘曾勤2,张殿伟2,冯动军2,邢凤存3,4,杜伟2,陈刚2,杨帆2,孙川翔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二叠系煤系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进展与攻关方向[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2,第5期
  • 施振生1,赵圣贤2,赵群1,孙莎莎1,周天琪1,程峰1,施少军3,武瑾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页岩气研究院;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川南地区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含气页岩岩心裂缝特征及其页岩气意义[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2,第5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