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赵祖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司法鉴定技术应用与社会治理学科创新基地、博士后流动站).刑事涉案财物的概念探析[J].犯罪研究,2023,第6期
  • 付凤1,彭丽红2,马赛赛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湖北省蕲春县人民检察院).我国强制报告制度的实效评估与优化策略 ——以213例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为分析样本[J].犯罪研究,2023,第6期
  • 汪明亮(复旦大学法学院).“轻罪”理论研究中若干观点的商榷[J].犯罪研究,2023,第6期
  • 严励,方正(上海政法学院).轻罪治理背景下犯罪附随后果规范化探赜[J].犯罪研究,2023,第6期
  • 川口浩一1,陈俊秀2,夏杉青3(弗赖堡大学,日本明治大学;福州大学法学院;福州大学国际法研究所).环境刑法中的预防原则与累积犯[J].犯罪研究,2023,第6期
  • 林竹静(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犯罪的形态剖析与治理对策[J].犯罪研究,2023,第6期
  • 王瑞山(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历史犯罪学:犯罪学与刑事司法研究的历史方法[J].犯罪研究,2023,第6期
  • 张杰(中南大学法学院).袭警罪限缩适用论[J].犯罪研究,2023,第6期
  •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People′s Procuratorate).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罪犯矫正实效研究 ——以S市监狱、看守所及社区矫正罪犯为切入[J].犯罪研究,2023,第6期
  • 涂欣筠,冯梦晗(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第二届“法大犯罪治理论坛”研讨会会议综述[J].犯罪研究,2023,第6期
  • 蒋华明1,朱应平2,李红艳3(上海市白茅岭监狱;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国内服刑人员研究(2015—2023年)的进展、趋势与展望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犯罪研究,2023,第6期
  • 赵希(天津社会科学院).生命历程犯罪学的理论脉络与借鉴价值[J].犯罪研究,2023,第5期
  • 陈小彪,刘柏宏(西南政法大学特殊群体权利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中心).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追诉时效困境及其破解[J].犯罪研究,2023,第5期
  • 徐伟,何野(重庆邮电大学网络法治研究中心).大学生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何以发生? ——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J].犯罪研究,2023,第5期
  • 张顺(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伏尔泰与18世纪法国刑法改革 ——以西尔文案为中心[J].犯罪研究,2023,第5期
  • 杜国伟(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收受物品情形下受贿数额认定探究[J].犯罪研究,2023,第5期
  • 张勇,丁玉(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轻罪治理视角下的前科消灭制度[J].犯罪研究,2023,第5期
  • 薛飞(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协助组织卖淫行为的认定[J].犯罪研究,2023,第5期
  • 缪晓琛(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腐败案件中对抗调查行为研究 ——以理性选择理论为视角[J].犯罪研究,2023,第5期
  • 韩东成(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协商抑或协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审辩关系[J].犯罪研究,2023,第5期
  • 贺丹1,刘建2(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社会学;澳门大学法学院).美国犯罪学概述:研究与教育[J].犯罪研究,2023,第5期
  • 申佳辉,王永全,廖根为(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生成式AI与侦查:机遇、风险及应对[J].犯罪研究,2023,第4期
  • 林艺芳(湘潭大学法学院).监察初核证据取得刑事证据资格问题研究[J].犯罪研究,2023,第4期
  • 滕燕(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云南大学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反刍性沉思、社会支持对未成年犯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及其干预策略[J].犯罪研究,2023,第4期
  • 郭箐1,张庆立2(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检察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的探索与创新[J].犯罪研究,2023,第4期
  • 赖隹文(海南大学法学院).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主体限缩[J].犯罪研究,2023,第4期
  • 汪前臣(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罪犯改造动力模型(IMSC)建构及量表(PRMS)编制[J].犯罪研究,2023,第4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