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杨胜玲1,黄兴成2,3,刘彦伶2,3,李渝2,3,张艳1,张雅蓉2,3,张文安2,3,蒋太明3,4(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长期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稻米,2021,第6期
  • 刘月月1,郑浣彤1,程兆伟2,耿艳秋1,邵玺文1,郭丽颖1,袁晴欣1,朱立群1,苏宇扬1,徐佳睿1,袁翊新1,张琦1(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东北粳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J].中国稻米,2021,第6期
  • 吕伟生,肖富良,韩德鹏,郑伟,肖国滨,李亚贞,黄天宝,肖小军(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省红壤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江西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石灰对红壤稻田油菜秸秆腐解、养分释放及早稻产量的短期效应[J].中国稻米,2021,第6期
  • 林海,李红英,鄂志国,庞乾林(中国水稻研究所).2020 年我国审定的水稻品种基本特性分析[J].中国稻米,2021,第6期
  • 潘柳榕(北部湾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部湾海洋发展研究中心).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饮食文化对乡村旅游的助推作用[J].中国稻米,2021,第6期
  • 沈浙南1,邱结华1,解军辉2,时焕斌1,寇艳君1(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生命科学院).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检测[J].中国稻米,2021,第6期
  • 朱友理1,何东兵1,邱晓红2,朱凤3(镇江市植保植检站;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学园艺学院;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病虫草危害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中国稻米,2021,第6期
  • 李萍1,2,周广春3,崔晶2,李凤英4,李文敏1,谷新艳1,松江勇次5(天津农学院基础科学学院;天津农学院天津市食味水稻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天津市金芦米业有限公司;九州大学全球创新中心).煮饭水质结合加水量和浸泡时间对粳稻食味的影响[J].中国稻米,2021,第6期
  • 瞿康洁1,陆建飞1,2(扬州大学农学院;扬州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吉林大米品牌创建及政府行为研究[J].中国稻米,2021,第6期
  • 阮新民1,陈曦2,岳伟2,占新春1,从夕汉1,杜弘杨1,施伏芝1,吴德祥3,罗志祥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农业气象中心;安徽农业大学).安徽沿江平原区播期对稻麦周年产量、生育期及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J].中国稻米,2021,第6期
  • 杜琪,耿雷跃,邹拓,张薇,孟令启,李建广,韩民利,张启星(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唐山市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产优质长粒型粳稻新品种垦育25 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21,第6期
  • 张翔1,施天怡1,戴其根1,孟天瑶2,韦还和1(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扬州大学农学院;扬州大学教育部农业与农产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科技发展研究院).减氮密植模式下常规粳稻产量形成特征[J].中国稻米,2021,第6期
  • 季雅岚1,张长海2,吴文革1,汪向东2,孙雪原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桐城市种子管理站).拔节期不同涝淹程度对籼型两系杂交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稻米,2021,第6期
  • 朱练峰1,俞晓敏2,金建儿2,孙红伟1,汪玉军1,王磊1,鄂志国1(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区域发展与治理中心).湖南省1985—2021 年审定水稻品种分析[J].中国稻米,2021,第6期
  • 孙统庆1,李杰2,陈震3(江苏省种子南繁南鉴站 常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江苏水稻均衡性增产的思考[J].中国稻米,2021,第6期
  • 刘元辉,徐春梅,陈松,褚光,章秀福,王丹英(中国水稻研究所).浸种剂对水稻种子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中国稻米,2021,第6期
  • 吴秀茹1,刘建1,赵飞1,杨娅坤1,曹高燚1,杜锦1,向春阳1,郭淑玲2(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天津市宝坻区生物中心).盐碱地条件下机插秧与旱直播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比较[J].中国稻米,2021,第6期
  • 车文丽1,陈德志2(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南昌航空大学音乐学院).农业影视创作与传播路径探讨[J].中国稻米,2021,第6期
  • 胡晶(武汉轻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食品店品牌设计的创新与发展[J].中国稻米,2021,第6期
  • 高虹1,李跃东1,马秀芳1,吕桂兰1,李睿1,董立强1,潘争艳1,张雪1,李小婉1,邱福林1,隋国民2(辽宁省水稻研究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主栽水稻品种高产群体形成规律研究[J].中国稻米,2021,第6期
  • 王佰成,孟祥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牡丹江地区超级稻物质生产特性的研究[J].中国稻米,2021,第6期
  • 王磊,闵佳鑫,鄂志国(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R 语言及在农业试验数据分析中的基本应用(一)[J].中国稻米,2021,第6期
  • 罗春辉,郭伟卫(赣南师范大学).基于红色文化视角下赣南农村美术艺术发展路径探讨[J].中国稻米,2021,第6期
  • 张振宇,党姝,龙桂英,罗迪,宫小桐,高乾(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水稻品种耐冷性研究[J].中国稻米,2021,第6期
  • 钏兴宽1,杨钏杰2,李国生1,康洪灿1,王锦艳1,周兴王1,李全衡3(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保山市农业农村投资项目管理中心;云南省种子管理站).近10 年云南省育成的粳稻品种性状分析[J].中国稻米,2021,第6期
  • 陈苗1,肖欣2(南京邮电大学;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农业思想的践行[J].中国稻米,2021,第6期
  • 卞晓波1,徐春春2,周建霞1,纪龙2,陈中督2,虞涛1,陈晓阳1,方福平2(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以“上山”为源头的稻作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J].中国稻米,2021,第6期
  • 李春艳1,张志元2,唐建洲2,张顺2,刘兴海3,张跃飞4(长沙学院医疗综合门诊部;长沙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桃源县兴隆米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湖南永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植物营养剂提高稻米必需氨基酸含量及其开发前景[J].中国稻米,2021,第6期
  • 张定祥(贵州商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大数据背景下的农村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研究[J].中国稻米,2021,第6期
  • 张杏芝(阜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计算机模拟技术及其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稻米,2021,第6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