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玉山,刘馨怡,傅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国文化创意研究中心).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传承人陈扬龙谱系研究[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2期
  • 高媛,王善琴(泸州职业技术学院).陶瓷釉上彩装饰工艺研究[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2期
  • 许道坤,段美婷(武昌工学院).新时代书法教育中陶瓷印与书法的融合研究[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2期
  • 王向阳(晋中学院).非遗传承视野下的陶艺教学实践[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2期
  • 董明利(景德镇陶瓷大学).宋代陶瓷工艺体系的哲学探赜[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2期
  • 詹伟鸿,蔡定益(景德镇陶瓷大学).《申报》所见民国景德镇瓷业的三个特征[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2期
  • 高翔(上海市普陀区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心).红色教育融入校外陶艺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以“陶土中的红色记忆”馆校结合课程为例[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2期
  • 林海维.浅谈潮州手拉壶的创作灵感来源[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2期
  • 戴沁.“刻”中求课 一脉相承——在“刻”的艺术中初探紫砂“陶刻”[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2期
  • 章锦权.浅谈经典壶型之半月壶[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2期
  • 王荣辉(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材质在潮玩中的运用与研究[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2期
  • 姜珊珊(景德镇陶瓷大学).在当代艺术语境下影像与陶艺的介入与融合[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2期
  • 王梦婷,黄雨聪(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云南建水紫陶中的“残帖”装饰艺术在景德镇陶瓷上运用的可能性[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2期
  • 沈颖利(长沙市望城区韵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长沙铜官窑陶瓷的装饰艺术——釉下彩绘[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2期
  • 曹亚男.紫砂陶刻的山水意境——《早春图》[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2期
  • 洪丹璇(汕头画院).论新安画派在新时代的审美启迪与精神引领[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2期
  • 王多华,小孤堂.探析陶瓷绘画中瑞兽的艺术之美与人文精神——以龙凤为例[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2期
  • 熊圣佳,张紫娟,冯璐(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建党一百周年主题陶瓷艺术创作和展览研究[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2期
  • 杨乐平(龙泉市杨乐平青瓷工作室).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青瓷造型文化艺术初探[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2期
  • 陈连义(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继承是创新陶瓷装饰的根本[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2期
  • 陈丽英(江苏宜兴).四方守护,平安吉祥——浅谈紫砂《四方尊玉壶》的造型特征以及文化内涵[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2期
  • 史雨霞.紫砂壶艺术的文化表达——《竹段壶》艺术特征探析[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2期
  • 王建峰.谈釉上彩在汝瓷上的装饰山水纹饰——从汝瓷的艺术特色以及传承和创新说起[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2期
  • 谭斐(枣庄技师学院).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在陶瓷生产制图中的运用研究[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2期
  • 路超(江苏宜兴).气雅大度,古朴六方——浅谈紫砂《大彬六方壶》的艺术创新[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2期
  • 刘晓勇(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守、传、立”——新时代传统陶瓷艺术创作模式初探[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2期
  • 朱一丹(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花鸟画中动植物之间的呼应研究[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2期
  • 江文斌1,2,3,江上舟(艺文小镇(长沙)陶艺有限公司;长沙黑石号陶瓷博物馆;长沙市工艺美术协会).唤醒黑石号——再论长沙窑铜红釉瓷器的烧成技艺[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2期
  • 余乐(把拙堂).简析青花釉里红装饰特点的演变[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2期
  • 蒋同磊,蒋永畅.浅谈龙泉青瓷工艺特色及创新[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2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