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兴萍(贵阳职业技术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行动逻辑[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6期
-
李政涛1,2,吕雪晗1(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智能时代的文化转型与共生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6期
-
朱胜晖1,刘义兵1,2,宁莎莎3(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信阳学院文学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6期
-
蒋佳妮(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双碳”目标下民族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6期
-
刘婷婷1,李洪修2,郭梦1(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后疫情时代国际中文教师TPACK培养的现实困境与变革之路[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6期
-
燕连福1,李瑛1,2(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价值旨归、丰富内涵和推进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6期
-
徐晓美,郭芮(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民族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困境与机制创新[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6期
-
范立强1,于欣蕾2(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融合与创新:“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6期
-
林克松1,2,刘璐璐2(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框架与行动理路[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6期
-
郭世杰1,2,刘明3,刘洋4(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河北北方学院艺术学院;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以农民画与乡村教育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6期
-
付春敏1,沈建峰2,巴登尼玛1(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文化动态发展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着力点与新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6期
-
高曼曼1,吴艳梅2(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6期
-
王鹤楠1,2,刘丹丹1,任倩倩3,李晓东4(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国际中文教师数字能力内涵与提升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6期
-
赵晓霞(西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从“祖国语言文字”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2022年版语文课标新表述的历史溯源、内涵与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6期
-
李倩(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统编历史教科书民族团结进步内容编写理念探析——以中国古代史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6期
-
李卫英1,彭云青2(贵阳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基于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6期
-
常永才1,仲丹丹1,刘珂瑗1,王朝晖2,杨靖3,4,宋征莉1(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四川省天全中学).内地中学生对边疆民族文化元素多样性和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感知——基于跨文化心理学普同观的问卷调查[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6期
-
刘金林1,程凡2,马静3(广西民族大学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广西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广西边境地区推普的相对贫困治理效应研究——语言与国家治理系列研究之十[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6期
-
杨慧,吕哲臻,辛鸿睿(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服务实践与文化教育:民族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文化胜任力培育论析[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6期
-
赵国宏1,周楠1,赵霞2(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吉林省延吉市进学小学校).基于OBE理念的民族地区高校在线学习评价——以延边地区Y大学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6期
-
狄鸿旭,杨宗丽(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史融入思政课:逻辑、理念与方法——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6期
-
李乾超1,杨湫晗2,陈晨3(巴塞罗那大学语言学与传播学院;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翻译学院及东亚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西班牙中文教学资源发展特征、现实挑战及提升策略[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6期
-
龚永辉(广西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材的守正与创新——从《中华民族大团结》教材说起[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6期
-
谭忠秀.2022年《民族教育研究》总目录[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6期
-
杜林1,张丽军2,包启明2(中央民族大学人事处;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高校课程思政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在机理与行动逻辑[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郭颖1,2,常景3(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传播与网络教育研究所).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价值生成到实践进路[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谢欧(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教师教育学院).中学历史教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王添淼,富聪,杨灿(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国际中文新手、熟手教师课堂指令语类型对比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廖伊凡(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民族高等教育实践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影响——基于G大学的田野调查[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