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侯佳岐1,王法岗2(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泥河湾盆地山兑东旧石器地点初步研究[J].人类学学报,2023,第6期
  • 徐廷1,陈虹2,李尧2(辽宁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吉林和龙大洞遗址2010年出土雕刻器的初步研究[J].人类学学报,2023,第6期
  • 滕逍霄1,2,代玉彪3,原海兵2,白九江3(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重庆大水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人骨的健康状况及葬式[J].人类学学报,2023,第6期
  • 孙蕾1,2,万军卫3,唐静2,4,任婷1,2(河南省东亚现代人起源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开封御龙湾遗址人骨的创伤[J].人类学学报,2023,第6期
  • 李咏兰1,2,3,于会新2,张兴华4,宇克莉4,包金萍5,郑连斌4(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动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天津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中国不同地理分区人群的头面部特征[J].人类学学报,2023,第6期
  • 李三灵1,赵文杰2,高玉3,李浩3(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古生态与人类适应团队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江西高安盆地旧石器遗址调查简报[J].人类学学报,2023,第6期
  • 倪喜军(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人类起源研究中的哲学问题[J].人类学学报,2023,第6期
  • 陈逸迎1,2,吴秀杰1(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周口店5号直立人额骨眶上圆枕处的创伤痕迹[J].人类学学报,2023,第6期
  • 赵晓进,郭梦丹,张梦琪,鹿雪涵(郑州工商学院商学院).太行山猕猴寰椎桥的类型与特征[J].人类学学报,2023,第6期
  • 李海军,杨筱雨,赵钰洁(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人类颅骨厚度研究的概述与展望[J].人类学学报,2023,第6期
  • 加藤真二(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在欧亚东部地区的扩散和文化传播[J].人类学学报,2023,第6期
  • 倪喜军(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封面图片简介[J].人类学学报,2023,第6期
  • 贺存定1,张瑾1,高磊2,贺欣熠1,李大地2(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市西北涪江流域旧石器考古调查[J].人类学学报,2023,第6期
  • 赵清坡1,2,张水木3,宿凯4,马欢欢5,陈君6,徐永华7(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东亚现代人起源国际联合实验室;平顶山市文物局;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汝州市文物局).河南汝州温泉遗址的发现与初步研究[J].人类学学报,2023,第5期
  • 侯侃(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生命表法在古人口学中的应用误区[J].人类学学报,2023,第5期
  • 战世佳1,董哲2,钱耀鹏3(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泾河中、下游2020年旧石器考古调查简报[J].人类学学报,2023,第5期
  • 何嘉宁1,2,冉智宇1,2(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史前人类的头骨变形[J].人类学学报,2023,第5期
  • 仪明洁1,余官玥2,陈福友3,张晓凌3(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南京博物院;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泥河湾盆地白洗沟遗址出土的石制品[J].人类学学报,2023,第5期
  • 李锋1,2,姜莉君3(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信出版集团).关于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撰写的思考[J].人类学学报,2023,第5期
  • 赵宇超1,2,李锋3,周静4,陈福友2,高星2,5(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甘肃杨上旧石器遗址剥片技术与策略[J].人类学学报,2023,第5期
  • 洪小茹1,陈苇2,3,余官玥4,李佳俪5,杨宇春6,吕红亮1,向芳7,陈惠莘6(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京博物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眉山市东坡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成都平原南部新发现的旧石器[J].人类学学报,2023,第5期
  • Omry BARZILAI(以色列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部).以色列内盖夫沙漠的发现对黎凡特石器工业来源与去向的启示[J].人类学学报,2023,第5期
  • 杜水生1,张婷1,任海云2(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2014年山西下川遗址富益河圪梁地点3号探方的发掘报告[J].人类学学报,2023,第5期
  • 徐廷1,赵海龙2,顾聆博3(辽宁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省和龙大洞旧石器遗址2010年发掘报告[J].人类学学报,2023,第5期
  • 李海军,刘力铭,张一丹,肖小勇(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牛津大学考古系).中国古代先民遗骸人工改形的发现与研究[J].人类学学报,2023,第4期
  • 黄明1,左志强1,李浩2,高玉2,孙雪峰3,李国4,肖培源5(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成都市双流区文物保护管理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成都王家堰旧石器遗址第1 地点发掘报告[J].人类学学报,2023,第4期
  • 赵东月,李昊潞(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类颅骨筛状眶与多孔性骨肥厚研究回顾[J].人类学学报,2023,第4期
  • 阮齐军1,2,刘建辉1,叶荣波3,邵庆丰4,杨森5,周建威5,华春湧5,孙健5,张小玫6,罗兴荣6(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大理白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鹤庆县文物管理所).云南鹤庆蝙蝠洞旧石器遗址2019年度发掘报告[J].人类学学报,2023,第4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