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厚刚(聊城大学文学院).战争叙述的民族主体追问与个体生命反思 ——评《石头城》中的抗战书写[J].新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肖钰可(北京大学中文系).未完成的现代主体 ——试析老舍《断魂枪》[J].新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徐俊国(上海市松江区文化馆).活在修辞里[J].新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陈俊好(北京大学中文系).战时情感政治的构建与裂隙 ——以孙犁40年代文艺创作为中心[J].新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张晋业(北京大学中文系).转型“界面”与难题“表征” ——对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的“症候阅读”[J].新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缪佳(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麦家小说《风声》在英语世界的评价与接受 ——基于英文书评的考察[J].新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余夏云(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免疫与幽暗:《风语》和世俗化的生命哲学[J].新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史婷婷(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传奇人生的“常”与“变” ——从《人生海海》看麦家小说创作的审美嬗变[J].新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田建民(河北大学文学院).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跨学科研究问题的几点思考[J].新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李旭斌,温奉桥(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越界”与“流动”:刘醒龙创作新论 ——兼对其文学史定位问题的思考[J].新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叶澜涛(广东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论中国现代画家诗词的诗艺传统[J].新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吴平安.旧瓶与新酒 ——读陈伯安、钱育渝旧体诗词随想[J].新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王仁宝.乡村野史与传奇叙事 ——关于於可训《乡野传奇集》的讨论[J].新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徐俊国.答《诗探索》八问[J].新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杨四平,刘永雍(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一个自然主义者的灵魂对位 ——徐俊国诗歌论[J].新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虎耳草(上海大学中文系).取道自然的审美之维 ——试论徐俊国《致万物》中的自然伦理诗写[J].新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徐鹏绪,周逢琴(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漫漫无尽的追求 ——徐鹏绪先生访谈录[J].新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张明慧(北京大学中文系).诗学正义与文学中的“人” ——《卧虎藏龙》小说中的动态张力[J].新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房伟.“活”的历史与“活”的文学 ——《石头城》创作谈[J].新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齐白石.齐白石旧体诗手稿[J].新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汪政(南京晓庄学院).一种非典型的战争叙事 ——评房伟长篇小说《石头城》[J].新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王迅,杨牡丹(广西大学文学院).“互补性审美”在影视改编中的优化功能 ——关于作家编剧与专业编剧在影视改编上异同点的思考[J].新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陈颖(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一个家庭、一群少年与一座血城 ——论《石头城》的南京抗战想象[J].新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王震(北京大学中文系).《李家庄的变迁》中的权力关系与“外路人”的认同问题[J].新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王琳(北京大学中文系).别样的抗战性别叙事与别样的革命女性主体 ——重读《我在霞村的时候》[J].新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王敏,杨明晓(新疆大学新疆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大时代变革下的理性叙述与历史沉吟 ——评房伟长篇小说《血色莫扎特》[J].新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聂茂,徐宁(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李少君诗歌的自然叙事及现代性焦虑的创作疗伤[J].新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赵目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一个诗人毕生的良心课” ——读徐俊国的“致万物”系列写作[J].新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吴晓东(北京大学中文系).主持人语[J].新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王尧(苏州大学文学院).主持人语[J].新文学评论,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