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玮蔓(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16—18世纪德国的中医研究[J].国际汉学,2021,第4期
-
彭倩(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聊斋志异》在意大利的翻译、研究与接受[J].国际汉学,2021,第4期
-
张义宏(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西论中用”视角下的美国《金瓶梅》研究[J].国际汉学,2021,第4期
-
李青(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天学集解》稀见文献考论[J].国际汉学,2021,第4期
-
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历史学是从事海外汉学研究的基础[J].国际汉学,2021,第4期
-
韩琦1,2,张昀辰2(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南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垄断体制的建立及评价[J].国际汉学,2021,第4期
-
李效杰(山东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从商人与鲸鱼故事的流播看海上丝绸之路多元文明的互动[J].国际汉学,2021,第4期
-
孙琪(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研究室).《友论》与利玛窦在南昌的“中国化”[J].国际汉学,2021,第4期
-
江雪奇(柏林自由大学德语和荷兰语语文学院).最早居留德国的中国人冯亚星、冯亚学及其研究意义[J].国际汉学,2021,第4期
-
吴原元(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民国史家著述在美国汉学界的境遇及其启示[J].国际汉学,2021,第4期
-
刘倩(英国华威大学).欧美汉学界的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研究[J].国际汉学,2021,第4期
-
李志强1,赖春艳2(上海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西方汉学语境下《尔雅》的解读与呈现[J].国际汉学,2021,第4期
-
李红满(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英国东方学视域中的《大唐西域记》翻译与研究[J].国际汉学,2021,第4期
-
阿尔杰姆·伊戈里维奇·科布杰夫1,杨春蕾2(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中国研究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留学生学院).人类历史中的中国文明之路[J].国际汉学,2021,第4期
-
宋健飞(华东师范大学德语系).高立希先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译介[J].国际汉学,2021,第4期
-
张红扬(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亚洲史地文献研究中心).司徒雷登与费正清等往来书信四通考析[J].国际汉学,2021,第4期
-
谷口明夫1,胡孝忠2,林生海3(志学馆大学人间关系学部;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资治通鉴证补》考[J].国际汉学,2021,第4期
-
龙云(外交学院).钱德明法译《盛京赋》:版本、价值、证误[J].国际汉学,2021,第4期
-
叶隽(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从《忘与亡:奥地利汉学史》看汉学家的学术史意识[J].国际汉学,2021,第4期
-
刘云军(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内亚史视野下的异族王朝史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读后[J].国际汉学,2021,第4期
-
柏云飞(香港大学文学院).评谢阁兰《中国书简》中译本[J].国际汉学,2021,第4期
-
曾红1,慕占雄2(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斯坦因中亚考察报告中的帕米尔研究资料述评[J].国际汉学,2021,第4期
-
叶君洋(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17世纪西班牙在华方济各会士的文化适应策略[J].国际汉学,2021,第4期
-
刘勇(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中荷关系史研究综述[J].国际汉学,2021,第4期
-
沈大力(中法比较文化研究会).沈大力先生题词[J].国际汉学,2021,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