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程驰航1,俞睿玮2,吴漪1,张忠山1,吴小映1,钱坤1,张立钦1(湖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统计实践能力在本科应用性生物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养成模式探索——以“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为例[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第6期
  • 纪晓俊,高振(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研究生“合成生物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第6期
  • 解莉楠,张庆祝,吴娟,宋兴舜(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科教融合教学实践——以“植物表观遗传学”课程为例[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第6期
  • 王东辉(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慕课与虚拟仿真技术共同助力“植物学综合实验”科研型教学改革[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第6期
  • 廖文波1,2,凡强1,刘莹1,刘蔚秋2,周仁超1,项辉1,张雁1(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山大学生态学院).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以灵活使用生物宏观辨识四属性为例[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第6期
  • 生悦,宋亚坤,林飚,余春红,赵颖岚,侯圣陶(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普通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第6期
  • 李光跃1,刘艳2,高新景1,单冉东1,汤海峰2,吴雪梅1,滕利荣2(高等教育出版社生命科学与医学出版事业部;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加强“智能+教育”融合,助力基层教学组织新形态——建设“生物学基础实验课程虚拟教研室”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第6期
  • 杨英,刘亚丰,鲁明波,余龙江(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强化能力培养的细胞生物学信息化教学研究与实践[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第6期
  • 陈哲皓,王利琳(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植物生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第6期
  • 李俊丽,周颖,黄薇,谢浩(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混合式PDCA四步教学”模式初探——以基础生物学课程教学为例[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第6期
  • 林榕姗,丁延芹,王芳,朱常香,李滨,孙中涛,王冰,张建军,杨正友,汪城墙(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微生物学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第6期
  • 史鹏,张江波,舒敦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文献精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板块的设计与实践——以“发酵工程”课程为例[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第6期
  • 辛广伟,张泉(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园野生果蝇的采集和物种鉴定——走出课堂的遗传学实验[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第5期
  • 周长芳(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于生态学校园实习的基础生态学教学改革探索——以南京大学为例[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第5期
  • 吴旺泽,郑晟,杨宁,张腾国,武国凡(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生物学原始文献导读结合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与实证研究[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第5期
  • 吴根福,林小清(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探索以生物学知识为载体的生命教育,践行生物学通识课课程思政——以浙江大学为例[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第5期
  • 周婷,彭少麟(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融合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的“恢复生态学”实践教学探索[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第5期
  • 沈广爽,孙洁,李晶晶,石雪芹,邓飞,赵玉红,李欣,魏远,陈容容,徐欣欣(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活中的生命科学实验”通识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第5期
  • 朱常香,王芳,苏英华,林榕姗,李滨(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双一流”背景下生物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农业大学生物类本科为例[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第5期
  • 王瑶佳,刘佳媛,冯虎元,张琪(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纵、横、广——微生物作画学生谈[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第5期
  • 姚纪花,南蓬,卢大儒(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自主、互助和教师引导的“现代生物科学导论”教学方法探讨[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第5期
  • 戚琳璐,杨俊,卢训莉,王冬立(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蛋白质组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第5期
  • 麻彩萍,李玉明,王欢,张贵友,王宏英(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于全自动微生物微液滴培养系统的微生物教学实验设计[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第5期
  • 周姗姗1,赵鹏姝2,燕霞2,马小飞2(山西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甘肃省寒区旱区逆境生理与生态重点实验室).通过精细化教学改善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的质量[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第5期
  • 梁丽琴,郭柳延,侯志凌,袁丽环,刘维仲(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于微课和思维导图的翻转课堂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纸层析法氨基酸的分离鉴定”实验为例[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第4期
  • 杜巍,汪小凡(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外高校植物学教材中植物系统学部分内容比较——兼论APG分类系统在教学中的推广[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第4期
  • 周莉君,陈涛,冯士令,袁明(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名”课程思政育人元素的挖掘与应用[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第4期
  • 徐纯柱,谢桂林,常杨,李淑玲,郭自荣,苗芷英(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农科”背景下的动物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第4期
  • 周自云1,唐燕1,董娟娥1,梁宗锁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农林类专业植物生理学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第4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