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于雪,翟文静,侯茂鑫.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共生的模式及其演化特征探究[J].科学与社会,2022,第4期
  • 王馨钥,苏静静.刍议“生物医学作为文化”的研究进路——兼论《作为文化的生物医学》[J].科学与社会,2022,第4期
  • 邓文杰.清代陶瓷工匠与学者的“场域”互动:结构、逻辑与机制[J].科学与社会,2022,第4期
  • 李宗辉.人工智能辅助立法的理论探析与现实考量[J].科学与社会,2022,第4期
  • 王小理.试论国家生物安全审查制度构建路径[J].科学与社会,2022,第4期
  • 薛杨,孙月.破解发展与安全的统筹治理困境——生物医学技术风险善治的生成逻辑与原则遵循[J].科学与社会,2022,第4期
  • 彭家锋.政治决策过程中的科学角色:基于对三种不同研究立场的述评[J].科学与社会,2022,第4期
  • 武晨箫1,李正风2,3(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学部-清华大学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基金制的创立及其对传统科研体制的变革[J].科学与社会,2022,第4期
  • 朱雯熙1,王国豫2,3(大连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中国科协-复旦大学科技伦理与人类未来研究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德国媒体在技术伦理传播中的作用——以人工智能伦理传播为例[J].科学与社会,2022,第4期
  • 刘晓1,汪哲1,2,陈大明1,熊燕1,赵国屏1,3(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合成生物学时代的生物安全治理[J].科学与社会,2022,第3期
  • 马丽丽1,欧亚昆2,任怡佳3,雷瑞鹏2,刘欢4,5(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合成生物学的生物安全风险及其管理对策研究[J].科学与社会,2022,第3期
  • 张特1,陈若彤2,张兮1,3,张卫文1,3,4(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天津大学生物安全战略研究中心;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合成生物学研发的风险类型分析——基于Meta的分析[J].科学与社会,2022,第3期
  • 李际.公众科学的原理研究[J].科学与社会,2022,第3期
  • 吴焦苏1,2,李真真2(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回到冯·诺依曼!(下)——人工智能的缘起、发展与未来[J].科学与社会,2022,第3期
  • 邓晓翔1,李云逸2(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社会技术转型路径图:汽车技术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J].科学与社会,2022,第3期
  • 陈国栋1,唐跃武1,朱琼宇2,杜敬卿3(台州学院商学院;台州技师学院;台州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工程科技工作者工匠精神的形成机制:模型与实证[J].科学与社会,2022,第3期
  • 廖新媛,周程.科学家如何构建并维持使用动物模型的合理性?——《行为建模:动物实验,复杂性,以及精神疾病的遗传学》评介[J].科学与社会,2022,第3期
  • 倪思洁.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下科学-技术-工程的拓扑关系研究——基于对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项目中科学家与工程师的访谈[J].科学与社会,2022,第3期
  • 鲁世林,李侠(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美国国家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科学与社会,2022,第2期
  • 夏天成(安徽大学哲学学院).主体、权力与自主——女性主义生命伦理学对自主原则的批判与构建[J].科学与社会,2022,第2期
  • 唐权(天津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混合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困境与应对策略[J].科学与社会,2022,第2期
  • 吴焦苏1,2,李真真2(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回到冯·诺依曼!(上)——人工智能的缘起、发展与未来[J].科学与社会,2022,第2期
  • 吕建伟,彭耀进(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人体生物样本知情同意退出制度重塑[J].科学与社会,2022,第2期
  • 许怡(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从工业革命史看技术变迁如何影响工人命运——《技术陷阱:自动化时代的资本、劳动力和权力》评介[J].科学与社会,2022,第2期
  • 沈艳(南京传媒学院).信息分化与社会分层的互构与转化——基于2018网民社会意识调查和2017 CGSS的实证研究[J].科学与社会,2022,第2期
  • 王贻芳(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设国家实验室 完善国家科研体系[J].科学与社会,2022,第2期
  • 樊春良(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美国国家实验室的建立和发展——对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的历史考察[J].科学与社会,2022,第2期
  • 宋琪,谷灏(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政策“工具-功能”视角下人工智能产业央地政策研究[J].科学与社会,2022,第1期
  • 冉龙亚,陈涛,孙宁华(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工智能参与公共决策对公众信任的影响——一项基于调查实验的实证研究[J].科学与社会,2022,第1期
首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