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宝珊(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元研究视角下美术教育价值与功能[J].美与时代(中),2022,第12期
-
高申(徐州高等师范学校).基于“互联网+”高职美术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J].美与时代(中),2022,第12期
-
陈建江(北海艺术设计学院).新文科背景下中国画课程的交叉与融合探索[J].美与时代(中),2022,第12期
-
李铁民,王莘(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改革策略研究——以海南省高等师范院校为例[J].美与时代(中),2022,第12期
-
邹维佳(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蒙古族题材中国画的审美意象研究[J].美与时代(中),2022,第12期
-
罗晓冉(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应用型高校绘画专业“专创融合”教学研究——以湖北文理学院绘画专业教学为例[J].美与时代(中),2022,第12期
-
罗一格(湖南文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周易》之阴阳观在中国山水画中的笔墨表征探究[J].美与时代(中),2022,第12期
-
陈秋月(河南大学).早期中国画论中的形神关系探微[J].美与时代(中),2022,第12期
-
林飞燕(华南师范大学).菲利普·珀尔斯坦后期绘画中物的现实隐喻[J].美与时代(中),2022,第12期
-
李楠(楚雄师范学院).当代高等美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J].美与时代(中),2022,第12期
-
孟新然,赵东敏(郑州工商学院艺术学院).高校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美与时代(中),2022,第12期
-
谢海斌1,贺鹃2(中国计量大学;清远工贸职业技术学校).高职院校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美与时代(中),2022,第12期
-
何白云(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职业学校美术教育中素描教学的优化对策探讨[J].美与时代(中),2022,第12期
-
林顺洋,徐辉(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千里江山图》的美学思想及艺术价值[J].美与时代(中),2022,第12期
-
王俊兰,陈可风(贵州师范大学).美术中的数学之美——以中国画的线条与角为例[J].美与时代(中),2022,第12期
-
毋童(吉林大学).临古而化——从《兰亭序》解读赵孟頫与王铎书学观之异同[J].美与时代(中),2022,第12期
-
刘俐君,徐辉(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张彦远与《历代名画记》探究[J].美与时代(中),2022,第12期
-
沈乐嘉(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接受美学视域下中国画留白艺术探析[J].美与时代(中),2022,第12期
-
程楠1,2,3(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系;南京艺术学院人物工作室).空间的度规——工笔人物画创作的构图规律探析[J].美与时代(中),2022,第12期
-
吴乐(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探究油画风景写生中的造型意识[J].美与时代(中),2022,第12期
-
李帅,徐辉(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中西方绘画用线探究——吴道子与波提切利之比较[J].美与时代(中),2022,第12期
-
白婧(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基于民族化理念的绘画艺术传承及发扬思考[J].美与时代(中),2022,第12期
-
徐立新(河南省书画院).光影表现手法在中国画中的运用分析[J].美与时代(中),2022,第12期
-
邓振君,徐辉(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关于当代山水画技法的研究[J].美与时代(中),2022,第12期
-
常杰凯(山西开放大学人文与经济学院).素描创作中的线条表达[J].美与时代(中),2022,第12期
-
陈嘉欣(西安美术学院).融合西画的中国画“突变派”画家——以徐悲鸿、蒋兆和、林风眠为例[J].美与时代(中),2022,第12期
-
林若熹(中国艺术研究院).符号形式探析[J].美与时代(中),2022,第12期
-
张嘉润(四川外国语大学法语学院).法国现实主义画家博纳尔的艺术[J].美与时代(中),2022,第1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