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学1,王战军2(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专业硕士学位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的实证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第6期
-
乔刚1,杨旭婷2,娄枝3(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民航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科学内涵、转变维度与实践路径[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第6期
-
余应鸿1,张翔2(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有限理性境域下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生成机理与治理路径[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第6期
-
王佳寅(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导学思政”的内涵、核心要素与实施方略[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第6期
-
黄维海,张晓可(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职业代际流动视角下家庭资本对博士职业选择的影响[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第6期
-
赵晓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新形势下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应注重“三个贯通”[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第6期
-
李永刚,方亚丽(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理工科博士生级联指导模式比学徒指导模式更有效吗 ——基于全国研究生院高校博士生的实证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第6期
-
陈效林,程永波(南京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三位一体”案例教学体系研究 ——以南京财经大学MBA教学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第6期
-
万明1,梁壮2(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动态调整机制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第6期
-
秦春生1,宋萑2(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2000—2020年国内教育博士培养研究文献述评[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第6期
-
王耀伟1,侯怀银2(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第6期
-
麻超1,2,曲美艳1,王瑞1(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兵团教育学院;石河子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高校研究生导学关系的审视与构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第6期
-
马星1,冯磊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社会科学博士教育的英国变革 ——以ESRC博士生培养项目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第6期
-
高珊,黄河,高国举,杜扬(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大思政”格局下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李伟,闫广芬(天津大学教育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论探析与实践转向 ——基于分类观的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张红伟,何薇,吴永超(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伦理教育融入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的三重维度[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刘宁宁(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导师指导如何影响博士生学术职业取向的变化[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李录琴,刘义兵,常宝宁(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培养教育硕士的现状分析与推进策略[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师悦,黄蓓蓓,汪霞(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融合嵌入:斯坦福大学博士生分流淘汰机制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张松(上海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大学学科调整的驱动逻辑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朱柏铭(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提升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法律素养[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何妃霞,周小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学术情感初探[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金红昊,杨钋(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业支持对博士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舒解效应 ——基于全球博士生调查数据的比较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袁广林(铁道警察学院).新科技革命与交叉学科专业设置 ——兼论新一轮学科专业目录调整的方向[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郭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教育的“分流退出”:意涵阐释与路径探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教育部).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概况[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