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敬尧,袁安琪(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在新文科理路中的空间与限度[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第4期
  • 胡海波,姜浩天(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第二个结合”下的管理学新文科建设模式 ——以江西财经大学为例[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第4期
  • 潘勇(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学院).新文科背景下提高电子商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路径探索[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第4期
  • 臧峰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新时代哲学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与实践探索 ——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教育实践为例[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第4期
  • 段天璟(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田野考古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 ——以吉林大学夏县考古基地为例[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第4期
  • 黄玉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论儒学的“进步”与“自由”观念 ——“生活儒学”与“进步儒学”再比较[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第4期
  • 季乃礼,尹剑(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新文科视域下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政治学转向[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第4期
  • 李忠红(东莞理工学院).新文科背景下文工交叉现代产业学院研究 ——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第4期
  •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编辑部(《新文科理论与实践》编辑部).2024年《新文科理论与实践》征订启事[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第4期
  •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编辑部.卷首语[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第4期
  • 孙晓春(吉林大学行政学院).传统文化“两创”视域下的新文科建设[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第4期
  • 姜晓萍1,林熙1,李娟2(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大学发展规划处教学质量评估与监督科).新文科教学质量的内涵特质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第3期
  • 何瑛,张子怡,王砚羽(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跨学科交叉融合与工商管理专业转型升级路径探析[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第3期
  • 于海峰1,邓欣欣2,张军2(广东财经大学;广东财经大学教务处).数字化背景下地方财经院校新文科人才自主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第3期
  • 刘鹏(南京大学哲学系).论哲学拔尖人才的培养 ——以南京大学为例[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第3期
  • 王续琨1,冯茹2,苏永建3(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大连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学术新景观:交叉学科研究与新文科建设的汇流[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第3期
  • 胡铭,严嘉琪(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多学科交叉融合与法学教育模式的流变[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第3期
  • 郑玉双1,李名义2(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第3期
  • 王婷婷(山东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论新法学视域下的数据法学教学改革[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第3期
  • 沈榆平,张清江,张伟(中山大学哲学系).“经典+社会”场域融合与哲学拔尖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 ——以中山大学哲学系的实践为例[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第3期
  • 曾长淦1,刘婷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综合事务办公室).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实践及思考 ——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第3期
  • 丁荣贵(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发挥中国式辩证逻辑在新管理学建设中的价值作用[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第3期
  •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编辑部.卷首语[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第3期
  •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编辑部(《新文科理论与实践》编辑部).《新文科理论与实践》征稿启事[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第3期
  • 吴文新,张芮昕(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文科之“新”与“重”的系统多维阐释[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第2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