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周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云南西畴基层生态民主治理模式初探[J].环境社会学,2022,第2期
  • 王芳,党艺梦(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制度、文化与认知的三重嵌入: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基于S涂料公司的实践经验分析[J].环境社会学,2022,第2期
  • 龚文娟1,杨康2(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厦门大学党委统战部).社会信任与农村居民环境参与行为——兼议社区归属感的中介效应[J].环境社会学,2022,第2期
  • 吴俊范(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唐宋以来奉贤海岸带的坍涨变化及农业生产活动响应[J].环境社会学,2022,第2期
  • 杜香玉(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政治学流动站).人为开发与环境困局:清以降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变迁的原因探析[J].环境社会学,2022,第2期
  • 王婧(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公地悲剧”:学术脉络与理论内涵[J].环境社会学,2022,第2期
  • 耿言虎(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社会学系).生产跑步机理论:缘起、内涵与发展[J].环境社会学,2022,第2期
  • 寺田良一1,程鹏立2(日本明治大学文学部;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环境社会学研究之三维:环境正义再诠释[J].环境社会学,2022,第2期
  • 陈占江,赵象钢(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环境社会学的“中国时代”[J].环境社会学,2022,第2期
  • 唐国建(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寂静的春天”:理论内涵、思想渊源及社会影响[J].环境社会学,2022,第2期
  • 郑进(江汉大学法学院).走向“天人合一”:费孝通的环境社会学思想及其生成探究[J].环境社会学,2022,第2期
  • 张金俊(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乡村文化、乡村发展与政府认同:基于环境治理的结构与文化分析[J].环境社会学,2022,第2期
  • (《环境社会学》编辑部).《环境社会学》征稿启事[J].环境社会学,2022,第2期
  • 陈涛1,郭雪萍2(河海大学社会学系、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河海大学社会学系).农村环境治理主体重构的实践及逻辑——一项案例研究[J].环境社会学,2022,第1期
  • 王刚1,毛杨2(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海洋环境治理绩效评估:基于效能与效率的双维审视[J].环境社会学,2022,第1期
  • 王琰,张楚楚(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生育意愿的环境之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与期望生育子女数量的关系[J].环境社会学,2022,第1期
  • 王瑞雪1,张景平2(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景平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水权视角下的“政策性湖泊”初探——以河西走廊哈拉诺尔与北海子为例[J].环境社会学,2022,第1期
  • 卢春天,马怡晨(西安交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学系).社会学视野下中国自然资源治理模式的演进及展望[J].环境社会学,2022,第1期
  • 洪大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迈进中国环境社会学的新时代[J].环境社会学,2022,第1期
  • 陈阿江(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环境社会学体系之建构:社会问题的视角[J].环境社会学,2022,第1期
  • 王晓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农业:环境与社会[J].环境社会学,2022,第1期
  • 滨本笃史(早稻田大学社会科学综合学术院).受害结构论与日本环境社会学:缘起、意义与发展[J].环境社会学,2022,第1期
  • 包智明1,2,颜其松3,程鹏立3(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环境社会学与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包智明教授访谈录[J].环境社会学,2022,第1期
  • 王雨(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灌溉治理中的政社关系与制度拼图——基于青铜峡灌区30个行政村的比较分析[J].环境社会学,2022,第1期
  • 范叶超1,刘俊言2(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绿纽带”的力量:中国公众的社会资本与环境关心[J].环境社会学,2022,第1期
  • 本刊讯.会讯[J].环境社会学,2022,第1期
  • 《环境社会学》编辑部(《环境社会学》编辑部).《环境社会学》征稿启事[J].环境社会学,2022,第1期
首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