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梅1,李阿琴2(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物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长效机制研究[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第6期
-
汪立珍(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院).中华各民族共有祖先崇拜神话研究[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第6期
-
巫锡炜1,2,陈颖3(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与配偶的结识场合、婚姻自主性和少数民族个体族际通婚选择[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第6期
-
杨常宝(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语境下的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历程考察[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第6期
-
沈桂萍,周鹏(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研究所).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为视角[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第6期
-
刘海涛(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赓续发展[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第6期
-
陈鹏(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系、民族研究所).北朝炎黄文化认同与中华意识[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第6期
-
崔思朋(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民俗文化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以蒙古族饮茶习俗为例[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第6期
-
张丽君,赵钱(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边疆民族地区开放政策与实践的进路、成就与展望[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第6期
-
杨志强1,2,3,张亚萌4(武汉科技大学;贵州大学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贵州省人类学学会;贵州大学).建国初期社会改革与民族社会的国家认同——以贵州省炉山县(今凯里市)为个案[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第6期
-
张志刚(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中国宗教学会;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基地).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哲理沉思——从费孝通先生“十六字箴言”说起[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第6期
-
祁美琴1,陈骏2(中国人民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中华民族史观视野下北族王朝的概念与性质[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第5期
-
刘永刚(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840年以降中国社会民族观的演进特征[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第5期
-
陈祥军(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丝绸之路研究中心).论边疆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个着力点[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第5期
-
区缵,温承聪(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马来西亚客家移民的家庭流动策略与中华文化认同[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第5期
-
张应强(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制度条件、主体意识与文化共生——山地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清水江经验[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第5期
-
徐黎丽1,2,莫日根1(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论甘肃各民族共创共有中华文化及其符号[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第5期
-
徐爽(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第5期
-
袁翔珠(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礼禁治于未然:以《侗款》解读《关雎》的规范性内核[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第5期
-
王龙(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从阅读史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以辽、西夏、金、元为考查中心[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第5期
-
周拉,才让措(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宗教和顺与多元和谐——论塔尔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经验[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第5期
-
李静1,2,王琦1,2(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中华民族共同体记忆及其记忆保持研究[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第4期
-
韩建业(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第4期
-
马伟华1,2,顾旭琛1(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内涵与传承利用的分析视角——以云南双江为例[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第4期
-
王平1,2,李树侠2(新疆师范大学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与探索——以喀什市为例[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第4期
-
罗惠翾(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国家凝聚力背景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第4期
-
张云(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唐以前西藏地区和祖国内地的内在联系、密切交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培根筑基[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第4期
-
常宝,魏霞(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中华民族”话语结构的形成——兼论杜赞奇(Prasenjit Duara)的《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第4期
-
陈立鹏1,2,段明钰2(喀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心理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的建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