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潇骁(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韧性与文化认同——基于泰国华人民俗信仰中反馈观念的研究[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6期
-
石硕(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从“世界之中国”认识“中华民族”概念[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6期
-
郑晓云(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汉代中原水利的西传与民族融合[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6期
-
张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清代木兰围场社会变迁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6期
-
那嘎·特尔巴依尔(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新疆北部铜石并用至青铜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的交流与融合[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6期
-
苏日娜,姚昶宇(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从元代诗文描写看中华服饰文化交融——以质孙服、满池娇为例[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6期
-
刘洋(西藏大学艺术学院).意象建构与意识生成——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西藏绘画意象透视[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6期
-
王炳华.汉匈角力拓出中华历史新篇章[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6期
-
赵永军(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金源故都:金上京遗址的考古实践和认识[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6期
-
郭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角度思考文化润疆[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6期
-
鲁绍臣1,2,黄庆辉3(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复旦大学民族研究院暨国家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年会会议综述[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6期
-
邱尼姑1,陈建樾2,3,4,5(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理论研究室;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华民族的整体观:话语的生成、体系化与解决民族问题的路径[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5期
-
乌小花,郝囡(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5期
-
李鸿宾(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我对“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认识和理解——兼谈《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之意涵与特点[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5期
-
张景明1,2,肖瑞1,3(北方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北方民族大学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北方民族大学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艺术系).草原丝绸之路形成的区位优势及其在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贡献[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5期
-
次旦扎西1,罗勇2(西藏大学;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西藏自治区行政学院)区情研究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唐竺古道”文化旅游品牌的建构[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5期
-
马成俊1,2,刘子平2(青海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许乎”与“达尼希”:撒拉族与藏族关系再研究[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5期
-
田阡,陈雪(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西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逻辑、价值与实践[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5期
-
陈凌1,娃斯玛·塔拉提2,陈婷1(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西域都护府考古探索与反思——基于方法论的观察[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5期
-
毕德广(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两蕃认同及其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5期
-
梁同贵(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从族际通婚看少数民族人口的健康问题——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的分析[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5期
-
青觉1,陈林2,徐欣顺1(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温州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现代文明理路[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4期
-
彭勇(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试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的路径和方法[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4期
-
郑君雷(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中山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深刻领悟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文化传承发展中守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与“魂”[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4期
-
张永江1,王伟娟2(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清代“公主”陪嫁人户与内蒙古地区的民族交往交融[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4期
-
蒋爱花,杜峥弈(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与文化共融[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4期
-
胡兴军(新疆大学历史学院(历代西北边疆治理研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唐代戍边生活的考古学研究[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4期
-
励轩1,2,臧正3(四川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川菜入藏:汉藏饮食文化的交流与互动[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