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久雨1,王志伟2(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以守正创新的精神文明回答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之问[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第12期
-
李爱君(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数据要素市场数据源供给主体法律制度构建[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第12期
-
韩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黄帝、中道与何以中国[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第12期
-
秦雪娜(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网络帮助犯的全面异化及归责重构[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第12期
-
刘文飞(首都师范大学).俄国文学和文化语境中的《伊戈尔远征记》[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第12期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科研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北京人文论坛在京举办[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第12期
-
李斌(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郭沫若屈原言说的时代性及内在张力[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第11期
-
景立鹏1,傅修海2(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破体与变体:郭沫若新诗文体观探赜[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第11期
-
高海燕1,朱迪2(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新老世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特点——基于年龄—时期—世代效应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第11期
-
田志鹏(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不稳定就业与新职业群体市民化研究:以骑手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第11期
-
张少娜(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从理学官僚到技术官僚:清雍乾时期地方治理模式的转型[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第11期
-
吴辰(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诞生于都市中的诗人:论1920年代郭沫若诗歌里的城市书写[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第11期
-
田丰1,王璐2(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职业稳定性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影响——以骑手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第11期
-
王维1,李卫朝2(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产业发展探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第11期
-
蔡震(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纪念郭沫若诞辰130周年[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第11期
-
李培林.新职业青年的就业与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第11期
-
李培林(中国郭沫若研究会).主持人语[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第11期
-
陶立霞(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彰显的中国现代性文明形态[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第10期
-
段吉方,徐锦辉(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马克思的日常生活思想与文化批判的理论探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第10期
-
高明,孙斐(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观念与历史语境:中国遗址美术研究体系构建[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第10期
-
冉宏林(三星堆考古研究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由三星堆遗址仁胜墓地看宝墩文化早晚之变[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第10期
-
陈民镇(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 中华文化研究院).三星堆—金沙文化石人论略[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第10期
-
李伟伟(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论书面形式拟制规范的适用边界[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第10期
-
赵颖(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资源编辑室).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教材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探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第10期
-
奚祺海,荆林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定量和定性评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第10期
-
邓延庭(中国非洲研究院安全研究室).应对气候变化:非洲的探索与中非合作的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