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丙伟,宋志勇,王琦,范红旗(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ATR重点实验室).空中弱小目标检测跟踪测试基准[J].航空兵器,2019,第6期
-
赵琰1,刘荻2,赵凌君1(国防科技大学CEMEE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大学ATR重点实验室).基于YOLOv3的复杂环境红外弱小目标检测[J].航空兵器,2019,第6期
-
王海军,戴幻尧,聂孝亮,刘海业(中国洛阳电子装备试验中心).交叉极化干扰对阵列雷达测角影响研究[J].航空兵器,2019,第6期
-
陈杰,赵英潇,吴琪,张月(国防科技大学ATR重点实验室).基于Keystone变换与Dechirping补偿的雷达运动目标检测跟踪算法研究[J].航空兵器,2019,第6期
-
施天俊,鲍广震,王福海,兰超飞,巩晋南(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光学工程研究中心).一种适用于多场景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跟踪算法[J].航空兵器,2019,第6期
-
Chen Hao1,Liu Delian2(School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Xidian University;School of Physics and 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Xidian University).Dim Moving Small Target Detection by Local and Global Variance Filtering on Temporal Profiles in Infrared Sequences[J].航空兵器,2019,第6期
-
肖军1,廖志忠1,吴连锋2(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海洋涂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空空导弹弹体结构海洋环境腐蚀防护[J].航空兵器,2019,第6期
-
梁璞,陈兴,刘让,商哲然,易天柱,卢大威(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基于RFT和AMF融合聚焦的雷达弱小目标检测[J].航空兵器,2019,第6期
-
董小虎,傅瑞罡,高颖慧,李飚(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ATR重点实验室).复杂背景下红外小目标自适应检测跟踪[J].航空兵器,2019,第6期
-
赵松庆1,2,郝燕云1,吴根水1,2,李睿1,陈海燕1,张帆1(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航空制导武器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基于MOS电阻阵列的红外成像目标模拟器系统冷反分析和解决方法[J].航空兵器,2019,第6期
-
刘晶晶1,谢翔1,沈欣2,董新1,周江阳1(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空装驻洛阳地区第一军事代表室).国外空空导弹派生武器系统发展研究[J].航空兵器,2019,第6期
-
范红旗(国防科技大学自动目标识别重点实验室).执行主编寄语[J].航空兵器,2019,第6期
-
王华林1,王治乐1,赵松庆2,3,赵峰1,吴根水2,3,吴自禄2(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航空制导武器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抛物面金属网栅毫米波/红外复合系统设计[J].航空兵器,2019,第6期
-
陈阳隆1,马彦恒1,刘骐玮2,尹园威1(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中国人民解放军32033部队).序贯任务下考虑不完全维修的装备选择性维修决策研究[J].航空兵器,2019,第6期
-
刘本源1,宋志勇2,范红旗2(空军军医大学军事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聚焦、检测、跟踪、再聚焦:基于经典跟踪前检测框架的实时小目标检测技术[J].航空兵器,2019,第6期
-
范波,姜志杰,陈力,李洪钧,何焱(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无人机载高分辨条带SAR运动补偿方法[J].航空兵器,2019,第6期
-
罗楚养1,2,孙毓凯3,王文博2,魏仲委2,蔡培培2,黄帅军2,程功2(东华大学民用航空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32381部队).空空导弹结构技术的研究进展[J].航空兵器,2019,第5期
-
夏进,姜子木,王成华,朱秋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Matlab的无人机通信信道模型的设计[J].航空兵器,2019,第5期
-
熊有德1,李仁府2,周玲3(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进气道激波-边界层两种控制方法数值模拟研究[J].航空兵器,2019,第5期
-
林晓欲1,Yuan Tommy2,雷倩茹1(洛阳光电技术发展中心;约克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软件测试技术在人机对话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航空兵器,2019,第5期
-
盖炳良1,滕克难1,张晓瑜2,王1,高松1,刘星1(海军航空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32317部队).基于性能检测信息的加速度计可靠性评估[J].航空兵器,2019,第5期
-
李想,谢侃,程杨,闫东峰,宋家辉,王宁飞(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化学反应热对二次流矢量影响研究[J].航空兵器,2019,第5期
-
鲜勇1,李扬2(海军装备部驻洛阳地区军事代表室;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人工智能技术对未来空战武器的变革与展望[J].航空兵器,2019,第5期
-
赵敏1,杨士义2(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驻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军事代表室).雷达导引头抗主瓣内角度欺骗干扰技术研究[J].航空兵器,2019,第5期
-
葛鲁亲,孙旺,南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对空导弹射后动态可攻击区的快速高精度拟合方法研究[J].航空兵器,2019,第5期
-
王永芳1,于槟恺2,王凌云1(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基于专利分析的高功率微波武器技术发展研究[J].航空兵器,2019,第5期
-
刘颖,任春艳(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2018年国外空地导弹发展动态研究[J].航空兵器,2019,第5期
-
姚国国,王鹏飞(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基于LabWindows/CVI的T/R模块自动化测试与数据分析软件设计[J].航空兵器,2019,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