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鹏(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化:新尺度、新挑战与新方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郝天聪1,石伟平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本科教育的社会认同困境及化解策略——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的视角[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洪光东(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场逻辑、理论超越与本质要义[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陈亮(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陕西教师发展研究院).新时代学科治理的价值逻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孙道萃(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认罪认罚从宽诉讼程序的独立建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黄一玲(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历史演进、生成逻辑与价值意蕴[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崔洪健(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政治统一视野下中世纪早期英格兰货币制度的形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舒曼(华东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研究院).阳明心学与现代心理疏导——写在王阳明诞辰550周年之际[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郭爱妹(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内化”抑或“分离”:年龄刻板印象对成功老化的影响[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王少(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伟大建党精神的制度化实践及特征[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刘梁剑(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古汉语全称量化用法析义[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林小英1,2,刘明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北京大学教育质性研究中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信息技术部).“处长级教授”:高校“双肩挑”个体的时间社会学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徐谷芃(南京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心理学视阈下的村上春树文学——“偶然”“箱庭”与心理治愈[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田雨鑫(北京大学中文系).魏晋南北朝五言组诗的生成机制与题材倾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张晓锋(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近代江苏新闻事业的演进与历史贡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雷万鹏1,向蓉2(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双重差异与政策启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潘林.控制股东义务的法构造[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叶浩生,苏佳佳.预测认知模型:认知科学的新统一范式?[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孙元涛.“未来学校”研究的共识、分歧与潜在风险[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王永贵.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意识形态逻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董慧.数字经济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哲学思考与中国智慧[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宋萑1,付钰2(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中小学(中职)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材研究基地).立德树人:教育学科实践属性的新时代锚点[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乔雪峰.新发展格局下县域教师交流轮岗的政策驱动机制及其优化[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钱再见.新时代统一战线引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聚力高质量发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王震.论自然犯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解垩,陈昕.纵向财政失衡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程国赋,陈灵心.论元明中篇传奇小说对白话小说的文体渗透[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任小燕,余嘉云.近代南高师教育科学化的历程及其审思——以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建制关系为中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胡键.全球治理的“历史三峡”及其穿越路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