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艳红1,2,汤文华2,窦全琴1,谢寅峰2(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施肥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贾婷,宋武云,关新贤,魏智文,陈涵,易敏,熊启慧,张露(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江西特色林木资源培育与利用2011协同创新中心).湿地松针叶功能性状及其对磷添加的响应[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陈佳,缑晶毅,赵祺,韩庆庆,李慧萍,姚丹,张金林(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草地微生物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草牧业创新重点实验室草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梭梭根际根瘤菌对紫花苜蓿生长及耐盐性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陈隆升1,梅莉2,陈永忠1,赵泽尧2,许彦明1,张震1,胡亚军3,刘彩霞1,苏以荣3(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湖北省林业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油茶林生草栽培对地表径流及氮磷流失特征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原雅楠,李正才,王斌,张雨洁,黄盛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不同林龄榧树根、枝、叶的C、N、P化学计量及内稳性特征[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郭佳惠1,教忠意2,何旭东2,诸葛强1,周洁2(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柳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柳树观赏性及适应性的综合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张智光(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林业大学环境与发展系统工程研究所).可再生资源型企业绿色战略的演进规律研究 ——以林业企业为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卢军1,刘宪钊1,孟维亮2,李红军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经营与生长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基于地面激光点云数据的单木三维重建方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张清海1,2,张山峰1,赵晨晔1(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农业农村部景观农业重点实验室).基于空间句法优化的南浔近代私家园林空间特征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吴文清1,2,许克福2(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合肥环城公园开放空间与游憩行为关系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王子芝1,2,李玥3,华世明2,周俊宏1,刘文斗1,廖声熙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昆明勘察设计院).基于生态保护加权的普达措国家公园功能分区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徐晶园1,圣倩倩1,王伟希1,刘聪哲1,祝遵凌1,2(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南京典型城市道路植物多样性与壤因子的耦合关系[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王竹雯,国艳娇,李爽,周晨光,姜立泉,李伟(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基于CRISPR/Cas9的毛果杨PtrHBI1基因功能解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孙开1,江建平2,丁雨龙1,RAMAKRISHNAU Muthusamy1,魏强1(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万载县林业局).毛竹竹秆秆柄形态与解剖学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张濛1,续高山1,滕志远1,刘关君2,张秀丽1,3(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东北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模拟酸雨对小黑杨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郑颖,冯健,于世河,陆爱君,王琴,王骞春(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初植密度对4个落叶松无性系生长与干形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李清顺1,2,金万洲1,王得军1,2,孙景梅1,2,李宏韬1,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利用多树种立地形指数对林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杨意1,2,刘波3,叶建仁1,苏禄晖3(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上海市浦东新区公路管理署;上海市医药学校).水杉赤枯病综合营林生态控制技术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李庆杨,王树凤,吴书天,王若辉,施翔,莫润宏,刘毅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弗吉尼亚栎种子化学成分特征及其对立地土壤条件的响应[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盛后财1,姚月锋2,蔡体久1,郭娜3,琚存勇1(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黑龙江东方学院食品与环境工程学部).物候变化对落叶松人工林降雨分配过程中钾和钠离子迁移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李江荣,郭其强,郑维列(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藏东南部急尖长苞冷杉蒸腾耗水及其驱动因子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伊贤贵1,董鹏1,谢春平2,彭智奇1,杨国栋3,董京京1,钟育谦4,翟飞飞4,王贤荣1(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林业与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学院;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江苏宜兴龙池山自然保护区固定样地物种组成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王羽尘,马健霄,刘宇航,白莹佳(南京林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基于烟气扩散特征的林区隧道火灾人群疏散模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张国飞,岳彩荣,罗洪斌,谷雷,朱泊东(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基于极化定向角补偿的思茅松林地上生物量反演[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施季森(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CRISPR:从“盲盒”基因编辑到“精准靶向”基因组编辑的未竟之旅[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侯静,毛金燕,翟惠,王洁,尹佟明(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CRISPR/Cas技术在木本植物改良中的应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孙佳彤,国艳娇,李爽,周晨光,姜立泉,李伟(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基于CRISPR/Cas9的毛果杨bHLH106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林远锋1,鲁长虎1,许鹏1,崔鹏2,张文文2(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1976年以来丹顶鹤在我国的分布变迁及就地保护状况[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宋烨,彭红军,孙铭君(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碳限额与交易下木质林产品供应链内部融资机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李蒙1,董京京1,丁明贵2,王贤荣1,伊贤贵1(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青岛市胶南明桂园艺场).樱花新品种‘名贵红’[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