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满益云1,陈世平2(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光学遥感卫星在轨星上绝对辐射定标的研究进展[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2,第6期
  • 刘洁1,时云2,3,崔宇涛2,3,侯娟1,张恺1,4,黄爱军4(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上海复杂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莫纳什大学增材制造中心).空间在轨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2,第6期
  • 张元哲,韩先伟,杨振宇,鲁海峰,谭畅(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陕西省等离子体物理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碘工质射频离子推力器栅极系统束流特性仿真[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2,第6期
  • 耿海,李兴达,贾连军,贾艳辉,吴辰宸,孙明明,孙新锋(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面向深空探测的30 cm离子推力器寿命预估[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2,第6期
  • 刘中阳1,2,张海能1,2,杨旭3,张正选2,胡志远2,毕大炜2(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天科技(昆山)电子有限公司).新型高速单粒子翻转自恢复锁存器设计[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2,第6期
  • 张震1,陈建林2,孙冲1,3,方群1,朱战霞1(西北工业大学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民航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市智能操控实验室).基于多项式近似的空间碎片群体轨道预报算法[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2,第6期
  • 张科文1,2,潘柏松1,2(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面向立方星变轨任务的机动控制策略[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2,第6期
  • 刘释元1,张策1,尹钊2,杨金禄2,姚伟1,杨孟飞3(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地外二氧化碳转化利用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2,第6期
  • 邓明乐1,李友遐1,许宏岩1,吴文军2,黄华1,岳宝增3(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广西科技大学机械与交通工程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液体非线性晃动试验与等效力学模型仿真[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2,第6期
  • 董艾雷1,吕亮亮1,2,蔡国平1,吴勇军1(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力学系;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Stewart平台卫星动力学建模与姿态指向一体化控制[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2,第6期
  • 甘江英1,2,郭绍光1,2,何旋1,柳聪1,孙正雄1,李纪云1,3,马浪明4,舒逢春1,张秀忠1(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上海市空间导航与定位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VGOS基带数据预处理系统研究[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2,第6期
  • 任术波1,孟倩2,吴钻2(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基于流的遥感图像超分辨率重建[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2,第6期
  • 张诚悦,全荣辉,张海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基于BP神经网络的介质表面充电电位反演方法[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2,第6期
  • 董宜承1,王伟宗1,张金瑞1,齐岳2,闫家启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基于等离子体磁壳的行星探测器制动机理研究[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2,第6期
  • 魏伟1,陈三楚1,敦怡2,华清1,王宇飞1,甘霖3(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用于卫星入轨段测控的箭载天基测控中继系统[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2,第6期
  • 魏建宇,康国华,武俊峰,赵腾,邱钰桓,许传晓(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可见光/激光组合的相对位姿测量研究[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2,第6期
  •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编辑部).《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2,第6期
  • 薛文,胡敏,阮永井,云朝明,孙天宇(航天工程大学).基于TLE的Starlink星座第一阶段部署情况分析[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2,第5期
  • 杨孟飞1,代树武2,王颖2,朱成林2,杨尚斌3,张也弛2(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太阳空间探测进展与展望[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2,第5期
  • 王中果1,汪大宝1,赵鹏飞1,张莎莎1,武小栋2,张晓1,王振兴1(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遥感卫星总体部;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Ka频段低轨遥感卫星可变编码调制应用效能研究[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2,第5期
  • 黄普,张重阳,李海玥,王帆(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嫦娥五号月面上升和下降段实时轨道确定[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2,第5期
  • 董士伟1,侯欣宾2,王薪3(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空间微波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空间太阳能电站微波能量反向波束控制技术[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2,第5期
  • 杨冠男1,赵康僆2,封涛3,李嵩1,刘金良1(南京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电子设备研究所).面向空间通信的DTN一体化传输性能约束研究[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2,第5期
  • 乔梦雨1,谭金林1,刘亚虎1,徐其志2,万生阳1(陕西航天技术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面向天基监视的红外弱小飞行目标识别算法[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2,第5期
  • 金路1,张飞扬1,田大可2(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沈阳建筑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模块化空间可展开天线支撑桁架结构的热-结构分析[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2,第5期
  • 周宏涛,方美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基于神经网络及深层充电的电子通量反演模型[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2,第5期
  • 郑凯1,2,向艳超1,2,饶炜1,张冰强1,2,薛淑艳1,2,戴承浩1,2,张栋1,2,王玉莹1,2(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空间热控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天问一号火星进入舱热控系统设计与验证[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2,第5期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