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昕,彭兢,缪远明(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木星系科学探测研究与展望[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3,第6期
-
谢一凇1,范兰兰2,李正强1,洪津3,4,林军2,郑杨1,董鉴韬1,伽丽丽1,马1,张罗1,王羿3,4,涂碧海3,4,朱梦瑶1,5(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通用光学定标与表征技术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多角度偏振成像仪细粒子气溶胶反演[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3,第6期
-
曹海翊,张新伟,黄缙,贺涛,毛一岚,卢清荣(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遥感卫星总体部).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系统设计与技术创新[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3,第6期
-
袁勇1,赵晨1,曹彦1,刘志强1,胡震宇1,2(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行星地面力学与工程仿生联合试验室).月面科研站分布式能源系统研究[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3,第6期
-
袁沭1,姜爱民2(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空间天文技术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仪器偏振对空间干涉仪高对比度成像的影响[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3,第6期
-
赵一鸣,李飞,潘超,李静,于勇,李凉海(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基于星载双波长偏振探测的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系统设计[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3,第6期
-
王中旭1,2,鲁亚楠1,2,周燕1,2,文世峰1,3,周诚1,2(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月基装备自主路径规划研究与展望[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3,第6期
-
陈旭灿1,卓建坤1,王尊1,甘辛1,唐勇2,姚兆普3,李水清1,姚强1(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多模式离子液体推进剂的直流电点火特性研究[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3,第6期
-
张策1,杨金禄2,尹钊2,胡博韬1,熊劲松3,王兆龙3,赵俊凯4,姚伟1(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湖南大学低碳技术与装备交叉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基于仿生功能器件的地外水分解制氢技术[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3,第6期
-
孔文俊,赵若霖,袁志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小尺度弱强度湍流燃烧地面匹配实验研究[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3,第6期
-
井亚舟,段鹏飞,李碧岑,王伟刚,安宁,夏晨晖,崔博伦(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句芒”号卫星超光谱探测仪设计与系统验证[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3,第6期
-
彭欢,倪建军,孙立,杨居奎,张靖涛(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陆地生态碳卫星植被激光雷达大动态激光探测技术[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3,第6期
-
董畑姗1,韩潮2(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绕月应急返回轨道的两参数设计[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3,第6期
-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编辑部.《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3,第6期
-
王巍(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中国宇航学会空间科学与试验专业委员会).空间科学与试验专栏序[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3,第6期
-
杨孟飞1,郑燕红2,倪彦硕2,黄晓峰2,张正峰2,邢卓异2(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太阳系内行星探测活动进展与展望[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3,第5期
-
王文豪1,2,刘磊1,2,李阳3,王辉4(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陕西省空天飞行器设计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基于模糊自抗扰的索网天线容错振动控制研究[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3,第5期
-
朱超,张文明,胡成威,唐自新,梁常春,孔旭,李德伦,王友渔,曾磊,张昕蕊(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空间智能机器人系统技术与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空间站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维修系统设计与验证[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3,第5期
-
彭菲1,2,刘慧梁1,2,孙茜1,2,楚尧3,鲍晓月1,2,江帆1,2,张馨予1,2(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国家航天局卫星通信系统创新中心;启元实验室).非静止轨道星座系统级干扰评估研究[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3,第5期
-
刘慧梁1,2,孙茜1,2,楚尧3,彭菲1,2,江帆1,2,吕红剑1,2,蔡亚星1,2,王平1,2(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国家航天局卫星通信系统创新中心;启元实验室).卫星星座分布概率解析算法及精度分析[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3,第5期
-
李晓亮1,2,刘荣科1,刘向南2,周杨2,赵卓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环月-地面激光通信链路运动特性分析与设计[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3,第5期
-
毛飞龙1,焦义文1,马宏1,张宇翔2,聂欣林3,高泽夫1(航天工程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基于GPU的并行相位解卷绕算法[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3,第5期
-
易天柱,康利鸿,余晓刚,孙希龙,左斌,张越,曾理弌(北京市遥感信息研究所).基于帧频的星载SAR系统视频成像能力分析[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3,第5期
-
谢任远1,2,王北超1,李爽1,何益康2,吴迪2,孙朔冬1,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数字式太阳敏感器系统精度提升方法及验证[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3,第5期
-
席超1,杨博1,王记荣1,李公2,朱睿杰2,杨肖1(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大学).基于DRL的巨型星座星地测控链路规划算法[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3,第5期
-
云朝明1,胡敏2,阮永井2,薛文2(中山大学;航天工程大学).低轨大规模卫星星座内部防碰撞安全性分析[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3,第5期
-
孙景云1,2,张国亭1,柳震2,郭洁1,王进1(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航天科工海鹰卫星运营事业部).基于Markov-ADC模型的星座覆盖性能分析[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3,第5期
-
章鹏飞1,2,刘军锋1,2,曾凡鹏2,鲁高飞2,潘胤圭2(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基于修正瑞利分布的S/Ka双频天线捕获概率分析[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3,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