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真璇(南京艺术学院 音乐学院).性别视角下聂耳女性题材歌曲分析与解读[J].艺术百家,2022,第6期
-
吴维忆(南京大学 艺术学院).艺术空间公共性的跨媒介建构:针对图像—物与比特的思考[J].艺术百家,2022,第6期
-
徐旻培,李嘉树(南京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创新设计视域中的“编织”异构[J].艺术百家,2022,第6期
-
欧荣(杭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从比较文学到比较艺术:当代欧美诗乐画跨艺术研究述评[J].艺术百家,2022,第6期
-
姚晓晗,吕少卿(南京艺术学院 美术学院).“博古图”与“清供图”在明清时期的融合现象[J].艺术百家,2022,第6期
-
时雅菁,严涛海(闽江学院 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和合思想在中国传统服饰中的体现[J].艺术百家,2022,第6期
-
王丞(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论计算机音乐技术如何提升钢琴即兴伴奏的音乐创意与审美表现[J].艺术百家,2022,第6期
-
吴震(苏州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姑苏版”样式与初稿肇始于清宫画家述论[J].艺术百家,2022,第6期
-
孙红侠(中国艺术研究院).江苏省新创剧目综述与观察——“2022江苏紫金文化艺术节新创剧目”综述[J].艺术百家,2022,第6期
-
张轶,杨筱敏(南京理工大学 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遗手工艺的文化构成及设计转换[J].艺术百家,2022,第6期
-
刘斐(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艺术介入乡村振兴历史经验的若干思考[J].艺术百家,2022,第6期
-
邱晓晨1,张澳川2(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山东艺术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唐贞元《八卦舞》研究[J].艺术百家,2022,第6期
-
周宇(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20世纪以来国内外小剧场研究综述与展望[J].艺术百家,2022,第6期
-
董水荣(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从价值迷失到话语体系重构——兼论新时代中国画的表现形态[J].艺术百家,2022,第6期
-
刘宇,周雅琴(天津理工大学 艺术学院).天津市文博资源开发回溯、解析与设计路径研究[J].艺术百家,2022,第6期
-
薛莉清(南京工业大学 海外教育学院).中日文化交流中的日本南画及其回流现象[J].艺术百家,2022,第6期
-
顾也天(南京艺术学院).论展览标签“去中心化”——以观念艺术策展实践为语境[J].艺术百家,2022,第6期
-
李冉1,何滢贇2(江苏交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云南艺术学院 美术学院).跨媒体传播视域下短视频的美育作用研究[J].艺术百家,2022,第6期
-
王剑(镇江市文化广电产业集团).三办正则志不改 美育流芳启后世——评丹剧《凤先生》[J].艺术百家,2022,第6期
-
高茜(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林中鸟》[J].艺术百家,2022,第6期
-
廖夏璇(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传承大师艺术遗产 探求京昆发展之路——纪念俞振飞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艺术百家,2022,第6期
-
许欣悦(南京艺术学院).融合与发展:艺术史跨学科研究的创新路径——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中国艺术史学的研究路径与当代阐释”学术研讨会综述[J].艺术百家,2022,第6期
-
张婧婧(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中国民族歌剧“本土化”音乐创作的形成路径及启示[J].艺术百家,2022,第5期
-
杜小钰1,2,张维亚1,刘媛之3(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文旅融合下国家级非遗骆山大龙的保护传承研究[J].艺术百家,2022,第5期
-
陈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寻路”与“融合”——21世纪以来中国戏剧发展中的现代性探索[J].艺术百家,2022,第5期
-
支川,冷传奇,张道鑫(南京体育学院).农耕和治水对兼融精神产生的作用——中国武术文化精神起源初探[J].艺术百家,2022,第5期
-
蔡明宏(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现代性冠冕下现代戏曲表演品格的确立——兼论地方高甲戏的浮沉因缘[J].艺术百家,2022,第5期
-
吴新苗(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意识形态建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历史剧创作理论与实践[J].艺术百家,2022,第5期
-
岳大为,丁帜扬(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波兰电影学派文化调性的离调显现[J].艺术百家,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