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文国(华东师范大学).外语教学与中国语言文化的学习[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第6期
-
石定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观评价词语的句法地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第6期
-
蒋跃1,马瑞敏1,韩红建2(西安交通大学;西安文理学院).句法层面“第三语码”的计量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第6期
-
符荣波1,王克非2(宁波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基于跨模式类比语料库的汉英口译词汇特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第6期
-
谭载喜(深圳大学).翻译的界、两界与多界:一个关于翻译的界学阐释[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第6期
-
程翠平,李旭平(浙江大学).英汉介词短语的句法:从轻名词短语到轻介词短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第6期
-
尚新(上海大学).试论“第三语码”在对比分析中的地位及其描写研究模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第6期
-
陆军(扬州大学).缺失型和独有型二语语义韵的隐性、显性学习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第6期
-
刘希瑞1,吴亚乐1,贾冠杰2(河南工业大学;苏州大学).中国学习者英语韵律焦点习得实验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第6期
-
于善志,卢姗(宁波大学).二语抽象动词具身语义加工中的情境系统性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第6期
-
李榕1,陈晓2,金贤姬3(西安外国语大学;御茶水女子大学;釜山大学).基于平行语料的汉外话题省略现象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第6期
-
徐峰(四川外国语大学).《语法化遇见构式语法》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第6期
-
束定芳(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基础外语教育的“上海经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第6期
-
湛朝虎(湖南理工学院).《动词意义的历时变化:体与论元结构》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第6期
-
白丽茹(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篇章显性逻辑连接意识与英语写作水平潜在关系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第5期
-
蔡金亭,常辉(上海财经大学).概念迁移研究的理论框架与方法框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第5期
-
王华(山西大学).中国英语学习者口头互动词汇复杂度多维性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第5期
-
张小倩,罗颖艺,胡建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汉法完结情状语义的实证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第5期
-
杨琼(浙江理工大学).汉文训读的透过效应研究——以日语因果范畴标记为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第5期
-
余盛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EFL学生英语情态语用习得发展路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第5期
-
许希明(宁波大学).英语重音与音节重量的相互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第5期
-
苏佳佳(北京外国语大学).基于语音语料库的韩语塞音VOT变异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第5期
-
麦涛1,戴曼纯2(暨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量化词浮游的成因[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第5期
-
张政1,胡伊伊2(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佛国记》英译及文化西传之旅中的“他者”[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第5期
-
于昌利1,罗艺2(北京外国语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翻译、人脑与电脑——神经语言学对机器翻译中歧义和复杂性问题的解决方案》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第5期
-
刘平,冉永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语用学视角下的英语通用语》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第5期
-
李志强,方祺祎(上海师范大学).古汉语辞书英译的文章学路径——谈《尔雅》英译文本构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