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晓增,邹文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研究足迹与科技研发展望[J].土壤学报,2021,第6期
-
张叶叶1,莫非1,韩娟1,温晓霞1,廖允成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秸秆还田下土壤有机质激发效应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2021,第6期
-
高永祥1,李若尘1,张民1,2,周洪印1,郑文魁1,陈德清2,刘之广1,2(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养分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秸秆还田配施控释掺混尿素对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1,第6期
-
马超1,杨欣润1,江高飞2,张勇3,周开胜4,韦中2(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省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高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作物免疫重点实验室国家有机类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蚌埠学院土木与水利水电工程学院).病原青枯菌土壤存活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2021,第6期
-
张雨虹,张韶阳,张树煇,柳宇鑫,赵吉,李静泉(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内蒙古环境污染控制与废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毛乌素沙地苔藓结皮对沙化土壤性质和细菌群落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1,第6期
-
蒋雪洋1,张前前1,沈浩杰1,何铁虎2,熊正琴1(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省低碳农业与温室气体减排重点实验室;土壤与可持续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生物质炭对稻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1,第6期
-
段海芹1,2,秦秦2,3,吕卫光2,薛永2,孙丽娟2,宋科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农业部上海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上海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上海低碳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时科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有机肥长期施用对设施土壤全镉和有效态镉含量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1,第6期
-
江家彬1,2,祝贞科2,林森2,3,李宇虹2,李科林3,王小利1,葛体达2,吴金水2(贵州大学农学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针铁矿吸附态和包裹态有机碳在稻田土壤中的矿化及其激发效应[J].土壤学报,2021,第6期
-
李敏1,2,陈利顶1,2,杨小茹3,赵方凯1,2,孙龙1,许申来4,杨磊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城乡复合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功能差异:研究进展与展望[J].土壤学报,2021,第6期
-
程谅1,2,焦雄1,邸涵悦1,熊翱宇1,郭忠录1(华中农业大学水土保持研究中心;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不同整地措施坡面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J].土壤学报,2021,第6期
-
陈军1,关欣2,3,范翠枝3,赵海燕3,吴馨怡3,韩鹰1,顾志壮3,郑青松3,4,郑春芳2(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科技学院;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绵阳师范学院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盐胁迫对番茄种子萌发中多胺形态变化和抗氧化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1,第6期
-
李腾升,魏倩倩,黄明丽,耿存珍,刘可忠,颜冬云(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糖醇螯合肥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2021,第6期
-
马芸芸1,2,周伟2,何莉莉3,赵旭2,王林权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秸秆生物质炭对稻田土壤剖面N2O和N2浓度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1,第6期
-
周旗1,2,赵景波3,4,苏敏4,王晓宁4,马延东5,楚纯洁6(宝鸡文理学院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长安大学干旱区地表水文和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平顶山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西安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与土壤侵蚀研究[J].土壤学报,2021,第6期
-
黄婷苗1,2,王朝辉1,3,黄倩楠1,3,侯赛宾1,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淮麦区小麦籽粒锌含量差异原因与调控[J].土壤学报,2021,第6期
-
熊佰炼1,高扬2,彭韬3,颜雄1(遵义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喀斯特坡地浅层岩溶裂隙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养分垂向变化特征[J].土壤学报,2021,第6期
-
孙昭安1,2,王方2,张珊2,张轩2,孟凡乔2(潍坊学院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山东省高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秸秆添加对石灰性土壤有机与无机碳释放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1,第6期
-
王瑞昕,杨静,方正,张思宇,周鑫斌(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水分管理对水稻籽粒硒积累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1,第6期
-
王子轩1,吴发启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模拟降雨条件下坡度对关中地区塿土溅蚀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1,第6期
-
王理德1,2,3,田青1,郭春秀2,3,吴昊2,3,宋达成2,3,何芳兰2,3,何洪盛1(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治沙研究所;甘肃河西走廊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不同退耕年限干旱绿洲植被群落及灰棕漠土特性变化[J].土壤学报,2021,第6期
-
米美霞1,邵明安2,3,武小刚1,陈玉鹏1(山西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早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矸石和钙结石对植物生长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1,第6期
-
沈晓忆,夏围围,次仁拉姆,李乙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短期培养下抑制剂烯丙基硫脲对土壤硝化作用及微生物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1,第6期
-
余星兴,袁大刚,陈剑科,付宏阳(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四川盆地沙溪庙组地层(J2s)岩石发育土壤的系统分类研究[J].土壤学报,2021,第6期
-
孙新,李琪,姚海凤,刘满强,吴东辉,朱冬,朱永官(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土壤动物与土壤健康[J].土壤学报,2021,第5期
-
胡文友,陶婷婷,田康,赵永存,黄标,骆永明(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管理现状与展望[J].土壤学报,2021,第5期
-
杨苗苗,杨勤科,张科利,李玉茹,王春梅,庞国伟(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部第一地理信息制图院).砾石含量对土壤可蚀性因子估算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1,第5期
-
兰国俊,胡雪峰,程畅,罗凡,陆思文,赵景龙,张伟杰(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稻鸭共生对土壤养分和水稻病虫害防控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1,第5期
-
张丙昌,武志芳,李彬(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黄土高原生物土壤结皮研究进展与展望[J].土壤学报,2021,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