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夏梦洁,王辉民,雷霜,赵梦真,冯浩,周建斌.黄土高原旱地夏闲期残留肥料氮淋溶特性研究[J].土壤学报,2023,第A期
  • 马莹,曹梦圆,石孝均,李振轮,骆永明(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植物促生菌的功能及在可持续农业中的应用[J].土壤学报,2023,第6期
  • 赖政,肖力婷,赖胜,杨慧林,倪才英,阳文静,简敏菲(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省亚热带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稻虾种养新模式对稻田土壤肥力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3,第6期
  • 牛犇,王艳玲(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长望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不同年限稻田红壤发生层土壤磷的固持容量及其释放潜能研究[J].土壤学报,2023,第6期
  • 周谈坛,李丹丹,邱丽丽,徐基胜,周云鹏,谭钧,赵炳梓(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楚雄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化学学院;北京中向利丰科技有限公司).不同配施比例下秸秆和木本泥炭对快速提升土壤有机质和作物产量的耦合影响[J].土壤学报,2023,第6期
  • 宫殿清,王兆锋,张镱锂,胡晓阳,谷昌军,魏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拉萨河谷设施农地土壤质量变化及空间分异特征[J].土壤学报,2023,第6期
  • 杨广,汪玉,王慎强,赵旭(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阳山水蜜桃园肥料投入及不同种植年限土壤养分累积现状[J].土壤学报,2023,第6期
  • 吴梦琴,曹凑贵,刘天奇,李成芳(农业农村部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长期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对玉米-豇豆复种土壤团聚体碳含量和官能团分子结构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3,第6期
  • 曹尤淞,肖波,李胜龙,王彦峰,余星兴(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农业农村部华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黄土高原生物结皮的纳尘与固土效应及其影响因素[J].土壤学报,2023,第6期
  • 谢坤,耿明建,聂军,鲁艳红,廖育林,黄丽(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湖南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长期紫云英还田与化肥配施下水稻土团聚体中铁氧化物的演变规律[J].土壤学报,2023,第6期
  • 宋洁,王思维,赵艳贺,于东升,陈洋,王鑫,冯凯月,马利霞(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农业农村局;中国科学院大学).消减残差自相关性的县域土壤有机质整合模型预测研究[J].土壤学报,2023,第6期
  • 孙越琦,孙笑梅,巫振富,闫军营,赵彦锋,陈杰(郑州大学农学院;河南省土壤肥料站;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样点规模与采样方法对表层土壤pH 空间预测精度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3,第6期
  • 隋鹏祥,罗洋,李瑞平,郑洪兵,袁野,郑金玉,王浩,刘武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长期耕作对农田黑土几丁质降解菌群及酶活性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3,第6期
  • 巨昇容,闵炬,董刚强,李建斌,施卫明(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安利(中国)植物研发中心;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不同种类填闲作物阻控设施菜地氮磷淋溶效果及机制研究[J].土壤学报,2023,第6期
  • 夏围围,李乙坤,张萌,孙祥鑫,王玉芳,贾仲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硝化微生物在土壤团聚体中的分布及其对种植方式的响应[J].土壤学报,2023,第6期
  • 丁世杰,杨文亮,信秀丽,张先凤,朱安宁,杨娇,任国翠,李梦柔(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耕层厚度对潮土中化肥氮素转化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3,第6期
  • 张东,刘金秋,马文明,王长庭,邓增卓玛,张婷(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灌丛化对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分异研究[J].土壤学报,2023,第6期
  • 金靖昊,黄翯宸,沈李东,田茂辉,刘心,杨王挺,杨钰铃,刘佳琦,任冰洁,徐江兵,胡正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稻田亚硝酸盐型甲烷厌氧氧化对大气CO2 浓度缓增的响应[J].土壤学报,2023,第6期
  • 满俊,张江江,郑强,尧一骏,曾令藻(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河海大学);数学与理论部(鹏城实验室);浙江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基于数据同化的土壤水力参数反演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J].土壤学报,2023,第6期
  • 王新栋,胡雪峰,张延硕,崔蕾,刘睿,蓝文翀,李梅,王加元(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大气颗粒沉降对城市土壤性状的影响:道路灰尘的磁学证据[J].土壤学报,2023,第6期
  • 黎洁,王强,罗萌,江湘婷,孙圆鹏,张立志(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重庆市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超顺磁微纳米MFH 功能材料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J].土壤学报,2023,第6期
  • 汪洁,朱有为,杨肖娥,郭彬,汪玉磊(浙江省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总站;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农用地土壤可持续安全利用的研究与实践 ——以浙江省镉污染农田为例[J].土壤学报,2023,第6期
  • 张忠启,祝亮,王美艳,史学正,孙维侠(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基于土壤钙镁比的毕节植烟区镁肥施用分区研究[J].土壤学报,2023,第6期
  • 姜鹏举,吴华武,闵雷雷,沈彦俊,田丽慧,张志华,毕会涛(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平原典型土地利用类型下包气带土壤水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J].土壤学报,2023,第6期
  • 陆文苑,孙朋飞,徐滢,刘俊琢,吴永红(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湖北秭归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水利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主要稻区周丛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及其磷捕获能力[J].土壤学报,2023,第6期
  • 赵学强,潘贤章,马海艺,董晓英,车景,王超,时玉,柳开楼,沈仁芳(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省红壤及种质资源研究所).中国酸性土壤利用的科学问题与策略[J].土壤学报,2023,第5期
  • 夏龙龙,遆超普,朱春梧,张广斌,魏志军,颜晓元(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常熟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粮食生产的温室气体减排策略以及碳中和实现路径[J].土壤学报,2023,第5期
  • 谭文峰,许运,史志华,蔡鹏,黄巧云(国家环境保护土壤健康与绿色修复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胶结物质驱动的土壤团聚体形成过程与稳定机制[J].土壤学报,2023,第5期
  • 施卫明,王远,闵炬(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研究进展与工程案例[J].土壤学报,2023,第5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