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马玉峰,吴思宇(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系).1949—1979年中国钢琴音乐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J].中国音乐学,2022,第4期
  • 张俊杰1,罗艺峰2,3(西北大学;西安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刘歆《钟律书》考辨——基于汉代音乐思想史的视角[J].中国音乐学,2022,第4期
  • 李琳倩(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论“八音之乐”[J].中国音乐学,2022,第4期
  • 凌俐(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立足“本体”的中国钢琴艺术美学研究——魏廷格先生学术研究述评[J].中国音乐学,2022,第4期
  • 刘英,萧梅(上海音乐学院).中国少数民族器乐艺术研究论纲[J].中国音乐学,2022,第4期
  • 肖学俊(中央音乐学院).锡伯族“田野歌”歌调特性研究[J].中国音乐学,2022,第4期
  • 姚慧(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对“演述中创编”的概念解构——反思格萨尔艺人的史诗演述个案[J].中国音乐学,2022,第4期
  • 施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京西柏峪燕歌戏班社发展与艺人研究[J].中国音乐学,2022,第4期
  • 饶曦(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大曲复构与个体创造——韩庄乐师徐纪新[J].中国音乐学,2022,第4期
  • 陈鸿铎(上海音乐学院).论现当代作曲-分析理论核心知识的体系化构建[J].中国音乐学,2022,第4期
  • 陈文革(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大学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所).积沙成塔,构建中国传统声乐理论体系——评《中国豫剧演唱艺术》[J].中国音乐学,2022,第4期
  • 王旭(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朱载堉《乐学新说》乐律学内容分析[J].中国音乐学,2022,第4期
  • 汪洋(浙江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长三角音乐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论中国音乐现代性转型的启蒙者缪天瑞——以“音乐人事与文化的研究模式”探讨[J].中国音乐学,2022,第4期
  • 郝苗苗(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西方民族音乐学的伦理关切与反思[J].中国音乐学,2022,第4期
  • 庄永平(上海艺术研究所).释古代弹奏乐器的右手手法[J].中国音乐学,2022,第4期
  • 褚历(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同均三宫的简略和常见形式——同均异声三宫[J].中国音乐学,2022,第4期
  • 秦萌(福建师范大学).“议题”的合作与识别——《乡土节令诗》与《汉舞三首》中的“琵琶”与“筝”议题[J].中国音乐学,2022,第4期
  • (中国煤矿文工团).“古籍里的古曲”系列音乐会[J].中国音乐学,2022,第4期
  •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讣告[J].中国音乐学,2022,第4期
  • 方建军.论古代乐律的“上”和“下”[J].中国音乐学,2022,第3期
  • 史凯敏,刘勇.开管管口校正数与计温律高计算公式验证—基于黄钟律管的三组实验[J].中国音乐学,2022,第3期
  • 居其宏.新时代中国声乐发展战略与学派建设研究[J].中国音乐学,2022,第3期
  • 宋瑾.“蓝花花”变奏曲的混生样态与族性分析[J].中国音乐学,2022,第3期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