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炬,国金晖(山东师范大学).及物性系统视角下亚马孙雨林大火报道的生态话语分析[J].中国外语,2022,第6期
-
赵秀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基于多模态隐喻场景的生态话语分析——以生物能源政治漫画为例[J].中国外语,2022,第6期
-
钱冠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认语言学——中国本土化的语言理论[J].中国外语,2022,第6期
-
吴赟1,林轶2,1(同济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翻译与传播:关联、差异与媒介融合下的发展[J].中国外语,2022,第6期
-
王铭玉1,康喆文2(天津外国语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符号体认的多模态表达——以儿童文学绘本《咕噜牛》中英文版本为例[J].中国外语,2022,第6期
-
刘宏刚1,褚文秀2(苏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外语教师心理韧性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外语,2022,第6期
-
夏天(华东政法大学).文本整体细读:翻译史研究不可缺失的一环[J].中国外语,2022,第6期
-
张威,白一博(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特色对外话语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背景、主题与价值[J].中国外语,2022,第6期
-
王寅(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体认语法刍议[J].中国外语,2022,第6期
-
杨连瑞,闫英伦(中国海洋大学).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研究的现状及趋势[J].中国外语,2022,第6期
-
陈东成(深圳大学).翻译研究损益之道探讨——以翻译学中国学派之理论构建为例[J].中国外语,2022,第6期
-
庞亚飞(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关于英语教材中的多元大纲——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为例[J].中国外语,2022,第6期
-
魏在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名词界性的体认观[J].中国外语,2022,第6期
-
那倩,袁影(苏州大学).《周易》与西方修辞学中的“同一观”——兼论体认语言学“一体观”[J].中国外语,2022,第6期
-
李晶1,2,曾蕾1(中山大学;南昌理工学院).生态系统类型视域下的投射功能类别探讨[J].中国外语,2022,第6期
-
孟庆楠,罗卫华,曾罡(大连海事大学).新文科背景下国家级一流英语本科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大连海事大学海事特色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为例[J].中国外语,2022,第5期
-
胡伟华,张睿(西安工程大学).新文科背景下特色工科院校学科交叉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纺织服装类特色工科院校为例[J].中国外语,2022,第5期
-
赵蕊华(中山大学).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环境优先与环境外溢——以美国三大报北极话语为例[J].中国外语,2022,第5期
-
陈则航1,庞培1,岳昕珂2(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中国学者学术语篇讨论部分思辨表征研究[J].中国外语,2022,第5期
-
冯智强1,潘文国2(天津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文章翻译学对话录[J].中国外语,2022,第5期
-
郑燕虹(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守正与创新:新时代外语教育之思考[J].中国外语,2022,第5期
-
辛志英,李鑫颖(厦门大学).英语介词短语复合体的系统描写[J].中国外语,2022,第5期
-
焦琳1,2,Dániel Kádár1,3,刘风光1(大连外国语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匈牙利国家语言研究中心).仪式规程-言语行为视角下英国电视辩论节目中的面子威胁研究[J].中国外语,2022,第5期
-
周小兰,李红,王俊菊(山东大学).动机视角下英语类专业学生成就差异研究及人才培养启示[J].中国外语,2022,第5期
-
张培(天津财经大学).重提“忠实”——社科方法论视域下的信念研究[J].中国外语,2022,第5期
-
黄忠廉,傅艾,刘丽芬(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译论发展研究——未来走向[J].中国外语,2022,第5期
-
李杰1,邹为诚2,彭煜雯3(内蒙古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海辰中学).任务顺序对学习者口语产出的影响[J].中国外语,2022,第5期
-
魏兴(北京科技大学).大学英语教学中论说语篇的理解活动[J].中国外语,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