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大成(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汉译根本说一切有部律“窣堵波”考[J].佛学研究,2022,第2期
-
吴小龙(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世纪以来入唐域外佛教高僧研究述评[J].佛学研究,2022,第2期
-
王启元(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紫柏真可法界交游丛考[J].佛学研究,2022,第2期
-
谭凌峰(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宋元明时期白族火葬墓中的石刻梵文《佛顶尊胜陀罗尼》释读[J].佛学研究,2022,第2期
-
郭敬(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隋唐佛教监寺制度研究[J].佛学研究,2022,第2期
-
林啸(中国社会科学院).吉藏《观无量寿经义疏》的中观学诠释[J].佛学研究,2022,第2期
-
李仲良1,杨铭2(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重庆汉藏教理院师生南亚、东南亚留学事迹研究[J].佛学研究,2022,第2期
-
王大伟,王镱铭(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隋唐时期汉传佛教僧众的饮食制度[J].佛学研究,2022,第2期
-
杨本华(安徽大学哲学学院).杨文会儒佛道三教思想研究综述[J].佛学研究,2022,第2期
-
篠原亨一,李巍.中国佛教传记的两个来源:塔碑铭和神异故事[J].佛学研究,2022,第2期
-
池丽梅(日本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崇宁藏”与“毗卢藏”之称谓及关系考实[J].佛学研究,2022,第2期
-
李铭佳(厦门大学哲学系).东亚“述而不作”传统下的《金刚经》复合诠释形态——以朝鲜刊《金刚经五家解》成书考为中心[J].佛学研究,2022,第2期
-
李雪涛(北京外国语大学).跨文化中国佛教辞典编纂的尝试——《多语对照中国佛教术语辞典》的编写过程[J].佛学研究,2022,第2期
-
王兴(复旦大学历史系).明清僧众禅宗净土信仰关系再探[J].佛学研究,2022,第2期
-
源正(中国佛学院).假说与离言:论《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中“二种自性”与“想事”之关系[J].佛学研究,2022,第2期
-
中田美绘1,王璐2,3(京都产业大学文化学部;西安博物院;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八世纪的唐朝与佛教[J].佛学研究,2022,第2期
-
郑蕊,游程宇(央民族大学图书馆;西夏文字研究者).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藏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经卷考[J].佛学研究,2022,第2期
-
张保见(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开队《徽州佛教历史地理研究》评介[J].佛学研究,2022,第2期
-
熊烨1,黄兴旺2(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戒幢佛学研究所).《解深密经》译本及疏的文献史考察[J].佛学研究,2022,第2期
-
于超(北京雍和宫管理处).评刘军《雍和宫匾额楹联碑刻研究》[J].佛学研究,2022,第2期
-
朱昭平(南京大学哲学系).禅宗“无相戒”性质新诠[J].佛学研究,2022,第2期
-
张雪松(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晚唐以来佛教阴司祭祀信仰的中国化发展[J].佛学研究,2022,第1期
-
吴忠伟(苏州大学).忏愿文、“圆教”主义与蕅益智旭的佛魔之辨[J].佛学研究,2022,第1期
-
张文良1,张宇心2(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东亚佛教视域中的宗教对话——铃木大拙与印光的相遇[J].佛学研究,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