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秋萍1,2,陈宇3,栾学晨2,4(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公共安全与灾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广东方纬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网络游记分析不同类型游客的旅游流网络特征差异——以云南省为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第12期
  • 郭仁忠1,2,3,陈业滨1,3,赵志刚1,3,韩德志1,3,马丁1,3,应申2,遆鹏4,柯文清1,3,樊勇5(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智慧城市研究院;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大数据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自然资源部城市国土资源监测与仿真重点实验室).ICT时代地图的科学概念及表达框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第12期
  • 杜清运1,2,3,4,王涛5,任福1,2,3,4(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数字制图与国土信息应用重点实验室;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试论地理信息科学的基础学科范式[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第12期
  • 董卫华,刘毅龙,黑巧松,杨天宇(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泛地图空间认知理论与方法研究框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第12期
  • 王海鹰1,2,3,4,闫浩文1,3,4,田江鹏5,梁晓鹤2(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兰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实验室;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的微地图[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第12期
  • 刘万增1,2,3,陈军1,2,任加新4,1,徐琛5,1,李然1,2,3,翟曦1,2,3,蒋志浩1,2,3,张晔1,2,3,彭云璐1,2,3,王新鹏1,2,3(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自然资源部时空信息与智能服务重点实验室;湖北珞珈实验室;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中国矿业大学自然资源部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重点实验室).基于混合智能的地图自动审核技术框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第12期
  • 任福1,2,3,4,翁杰1,王昭1,张琛1,游泽威1(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数字制图与国土信息应用重点实验室;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关于智能地图制图的几点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第12期
  • 吴明光1,2,3,孙彦杰1,2,闾国年1,2,3(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地图风格迁移:概念、综述与展望[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第12期
  • 张兰1,2,王光霞1,蒋秉川1,张蓝天3,马麟2(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地理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遥感信息研究所).网络空间地图可视化方法研究综述[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第12期
  • 杨乃,庞旭静,奚大平,吴国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用于内置式标签地图权重表达的等差字大策略评估[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第12期
  • 郑束蕾,黎雪儿(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认知(心象)地图助力寻亲成功[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第12期
  • 遆鹏1,侯晓彤1,李志林1,代如玉1,陈业滨2,3,郭仁忠2,3,4(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智慧城市研究院;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大数据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基于可视化维度的泛地图表达机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第12期
  • 刘兵,孟立秋(慕尼黑工业大学制图和可视分析系).扩展现实与地理空间认知研究进展与展望[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第12期
  • 刘纪平1,2,曹元晖1,王勇2,任福1,杜清运1(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利用网络泛地图资源评价15 min生活圈医疗服务可达性:以上海市为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第12期
  • 应申1,2,侯思远1,陈业滨3,苏俊如1(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游戏地图的虚与实[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第12期
  • 亢孟军1,2,叶蕾1,朱军1,王孟琪1,杜清运1,王明军1(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城市空间信息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一种顾及制图区域要素密度均衡的地图变换算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第12期
  • 魏智威1,2,刘远刚3,许文嘉4,王洋1,2(中国科学院网络信息体系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利用Snake移位模型构建中心型地图[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第12期
  • 曾兴国1,2,刘建军1,2,左维1,2,任鑫1,2,严韦1,2,张舟斌1,2,高兴烨1,2,陈王丽1,2,刘宇轩1,2,李春来1,2(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重点实验室).泛地图理论下深空探测场景空间制图表达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第12期
  • 王家耀(河南省时空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地图科学技术:由数字化到智能化[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第12期
  • 钟耳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地图——论地图学与神经科学的结合[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第12期
  • 郭仁忠,杜清远(中国工程院;武汉大学).前言[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第12期
  • 杨凯淳1,吕志平1,2,李林阳1,3,邝英才1,许炜1(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多普勒积分辅助的动态单频周跳探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第11期
  • 彭颖1,许才军1,2,3,刘洋1,2,3(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地球物理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联合地震位错模型和InSAR数据构建2017年九寨沟Mw 6.5地震同震三维形变场[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第11期
  • 程朋根1,2,岳琛1(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自然资源部环鄱阳湖区域矿山环境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多源数据支持下的城市生态环境评价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第11期
  • 王小龙1,2,3,张黎明1,2,3,闫浩文1,2,3,禄小敏1,2,3(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实验室).利用哈尔变换和高斯随机数进行矢量空间数据坐标加密[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第11期
  • 谢政宇,刘学广,张巩,吴牧云,闫明,张二宝,谭鉴(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利用小波去噪进行步态加速度信号预处理[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第11期
  • 李清泉1,2,3,4,汪驰升1,2,3,熊思婷4,张德津1,2,3,邹勤5,涂伟1,2,3(深圳大学广东省城市空间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自然资源部大湾区地理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深圳市空间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从几何计算到特征提取的广义测量数据处理[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第11期
  • 魏二虎1,任晓斌2,刘经南2,李连艳3,武曙光2,聂桂根2(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利用LSTM网络预测月球物理天平动参数[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第11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