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英泽1,王国盛1,李喆2,江媛2(北京工业大学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所;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城市地下基础设施韧性发展现状及策略[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侯俊锋1,陈光1,苏三庆2,王志杰3,李江4,肖楚怀1(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桁架转换钢筋混凝土井塔结构抗震性能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马振霄1,温文露1,管庆松1,潘文2,陈华霆3(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广州大学减震控制与结构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RC减震结构中震设计简化分析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陈敬一1,王利辉2,周雨龙3,袁小祥4(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旧桥检测与加固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近场地震作用下单跨斜交桥地震反应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贾宏宇1,岳伟勤1,杨磊2,陈应高1,3,唐清华4,郑史雄1(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近断层桥梁最小搭接长度数值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杨涛1,瞿广鑫2,花永盛3(上海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盐城市东亭投资有限公司).冷-热不平衡热荷载下黏土地基中能量桩长期热-力学特性[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刘春晓1,2,陶连金1,边金3,张宇1,冯锦华4(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海洋大学海洋工程学院;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可液化土层对土-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振动台试验设计[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孙业君1,何奕成1,王俊1,郑江蓉1,黄耘1,卢永1,张敏1,王恒知1,金凤学2,季洋阳3,宫杰1,何斌1(江苏省地震局;三峡新能源盐城大丰有限公司;三峡新能源海上风电运维江苏有限公司).海上风电平台地震监测实验站记录的南黄海M3.8地震初探[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樊燕燕,刘轩谷(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于DSR-灰云模型的西北城市抗震韧性评估[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刘佩1,袁晨瑜1,杨维国1,马伯涛2(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博物馆-展柜-浮放文物系统地震滑移与摇摆响应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赵江1,李文武2,周攀1(长沙市望城区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预应力RC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减振性能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冯云幸1,2,曲哲1,2,李戚齐3(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吊顶地震时程反应分析的二维简化模型[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刘金龙1,2,林均岐1,2,潘毅3,4,宋佳雨3(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抗震工程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泸定6.8级地震交通网络应急服务能力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黄鹏超,余丁浩,李钢,董志骞,王睿,张晗(大连理工大学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功能需求导向的城市综合体震后修复路径优化方法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蒋家卫1,高权宝1,陈国兴1,许成顺2,杜修力2(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IDA方法地下结构易损性的地震动记录规模选取[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刘中宪1,王建旭1,金立国2,陈苏3(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市软土特性与工程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强震动地震学研究室;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Rayleigh波入射下建筑群-隧道群相互作用特性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范世杰,游丹,侯本伟,许成顺(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基于网络效率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震后性能评估[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周亦威1,陈辉2,3,林旭川2,3,陈子峰2,3(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基于建筑群震害仿真的应急疏散路径规划方法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杨植1,2,刘洋1,2,熊峰1,2,梅竹1,2(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大学中国西部抗震防灾研究中心).考虑经验结构信息的RC框架剪切层模型建立方法[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梁岩,闫士昌,陆尧,李亮亮(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近海高速铁路桥梁时变地震易损性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霍林生,齐昊(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周围建筑群对大跨穹顶屋盖的风致干扰效应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邱恩喜1,2,何巧玲1,孙希望3,路建国1,张蕊3,万旭升1,渠孟飞1(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冻融循环作用下西藏东南冰碛土剪切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吴连斌1,兰景岩1,2,蔡金豆1,史庆旗1(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唐山地震高烈度区Vs30经验估计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赵仰康1,2,王晨1,2,宋鹏彦1,2(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河北省土木工程监测与评估技术创新中心).横隔数目对猫头型输电塔抗震性能的影响[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鲁正1,2,周梦瑶2,马乃寅2(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分布式多重调谐冲击阻尼器减震控制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周强,陈东,肖晖,余天昀,赵文洋(南昌大学工程建设学院).基于一致危险性谱的砌体结构抗震性能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闭东民1,孔纲强1,2,陈庚2,刘文化3,秦红玉4,许晓亮1(三峡大学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Flinders University College of Science&Engineering).废弃口罩加筋固化土的强度特性与破坏模式[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