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任远(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生育水平的影响机制和低生育率社会的生育服务支持[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胡亚敏(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批评视域下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的当代价值[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胡令远,殷长晖(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冷战后日本对华海洋战略的嬗变:基于安全变量的考察[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王馨曼(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审美判断、艺术本质与艺术潜能 ——阿甘本艺术哲学思想探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孙青(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从“劝忠之典”到“千秋论定”:关于甲午战争阵亡将领官修传稿的制度脉络及其转型[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叶成城,曹航(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比较案例研究中的或然性问题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王聚,惠丽云(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何谓无知?[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吉尔·贝尔唐(法国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欧洲-意大利历史文化研究所).16至19世纪现代背景下的壮游、欧洲旅行及中国元素[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狄霞晨(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近世道学热到新文学中的老庄重构[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吕慧君(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上海沦陷时期中日文人交流场域与文学关系 ——以《上海文学》同人为中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冯渝杰,姜密(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河北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神圣姓氏与中古权力竞逐 ——以刘、李、张氏为中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刘丹青(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吴粤方言动后限止算子“得”的比较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杜艳华(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比较中把握社会主义改革规律[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尹晨,檀榕基,周思力(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澳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国规制制度型开放的路径探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杜晓帆,王一飞(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世界遗产的知识体系与学科建设初探[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莫伟民(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德里达的“弥赛亚”何以“没有弥赛亚主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胡建君,刘欣宜(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北宋“墨文化”再解读 ——围绕以苏轼为中心的文人圈的考察[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刘皓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思考意识的维度与二元论直觉的起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谢遐龄(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康有为:儒家脱离国家宗教[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姜义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论中华文明现代转型的历史原创性[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张汝伦.《(中庸)研究(第一卷):《中庸》前传》[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王宏超.主持人的话[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高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一个基于城乡融合发展的考察[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张必胜(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晚明国家翻译实践的历史探赜 ——以徐光启科技翻译为中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祁志祥(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治以道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 ——陆贾《新语》的思想系统与历史地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赵娟(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东物西藏与空间重组 ——“中国艺术”在柏林的流转与历史建构[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许明杰(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大宪章与中世纪英格兰的议会请愿[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