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晓琳,田荣(昌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新疆高校地方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田海峰(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略谈唐代天山廊道的战略地位——基于地理视角的阐释[J].昌吉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梁振涛(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唐代北庭行政管理体制的类型及其实质[J].昌吉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陈一军(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当代新疆文学:民族和谐与天人合一的有机融合[J].昌吉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班建新1,王晓莉2(昌吉学院办公室;昌吉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逻辑、时代价值和实践向度[J].昌吉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晋丽娟,高睿(新疆大学科技处).西部综合性大学工科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培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李伟1,李秀玲2,曽利文3(昌吉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昌吉市第十小学;湖南省衡东特殊教育学校).父母的社会支持与特殊儿童社会适应的关系: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昌吉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张倩(新疆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于淑芳,汪承平,曾必好(皖西学院外国语学院).红色文化与大学英语视听说的融合路径[J].昌吉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李佳1,潘勇2(昌吉学院外国语学院;昌吉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路径构建[J].昌吉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王良青(天津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双高”视域下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陈子涵1,马荣馨2(昌吉学院工会;昌吉学院资产管理处).普通话水平测试“命题说话”项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对策[J].昌吉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钱秀琴(甘肃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开放教育思政课的思考与探索——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J].昌吉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王恩春(昌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化润疆视域下提升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路径探析[J].昌吉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肖丽霞(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性及其应对[J].昌吉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苟丽梅(兰州文理学院外语学院).新文科视域下地方高校翻译专业的优化创新[J].昌吉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皮进(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典型论意义的城市勾描——论巴尔扎克对王安忆城市写作的影响[J].昌吉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董红玲(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化润疆”视域下新疆古驿道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以丝绸之路北道为例[J].昌吉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郭晨娟,吴文新(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意志意识形态》文化方法论的内容要义[J].昌吉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果玉(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悲剧愉悦:跨学科讨论语境中的多元视角[J].昌吉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孙鹏(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两个确立”的内涵意蕴、理论逻辑及实践路径[J].昌吉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胡斯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新时代小学语文课程思政融入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J].昌吉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张丽1,蔡亚峰2(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数理科学学院).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研究 ——以江苏南京为例[J].昌吉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马志强,卡马力提(伊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兵团红色文化嵌入新疆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王多明(昌吉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策略[J].昌吉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李江南1,纪婷2,贾尔肯·安沙尔3(昌吉学院科研处;昌吉学院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昌吉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南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提升对策[J].昌吉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高阳1,黄丹2(昌吉学院科研处;昌吉学院图书馆).大数据时代公共数字文化云平台建设探索[J].昌吉学院学报,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