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筱迪1,张杰铭2,姜姜1,刘自强1(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杉木水分利用效率对混交和气象因子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2期
  • 张月1,马岚1,2,何娇1,党彩宇1,邹春蕾1,崔永生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晋西黄土区典型林分枯落物持水特性[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2期
  • 裴亚楠1,吕卫光1,2,郭涛1,白娜玲1,2,李双喜1,3,4,张娟琴1,2,张海韵1,2,张翰林1,3,4(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南沿海农业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上海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秸秆还田配施促腐菌剂对土壤团聚体及其养分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2期
  • 张瑛,顾嘉怡,王琛,王伟露,张伟杨,顾骏飞,刘立军,杨建昌,张耗(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011—202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碳足迹[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2期
  • 王想1,王春雨2,吕飞南3,陈水灵1,宇振荣3(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北京首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于PLUS-InVEST模型的区县碳储量时空格局变化与碳汇提升策略——以延庆区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2期
  • 孟欣宇1,2,吴远翔1,2(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簇与生态功能管控——以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2期
  • 唐吉喆1,徐梦冉1,莫宇1,吴伟赜2,张靖1,李政海1,鲍雅静1(大连民族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生态地理分区视角下的辽宁省植被归一化植被指数的时空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2期
  • 刘艳娇1,2,刘庆1,贺合亮3,赵文强1,寇涌苹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宜宾学院).亚高山粗枝云杉人工林土壤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2期
  • 刘家齐1,2,梁燕1,2,肖凡3,韩依晴1,胡传星1,韦柳红1,段敏1,2(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漓江流域景观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西南喀斯特区域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磷主要来源及其季节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2期
  • 杜文志1,2,陈超群1,2,庞学勇1,刘庆华1,陈正峰3,尹春英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我国道路边坡植被修复的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2期
  • 李林云1,段宇婧2,侯捷3(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饮用水中新污染物的来源、风险评估和防控治理的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2期
  • 冯平,杨妮娟,李建柱(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滦河流域遥感生态指数改进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2期
  • 赵亮1,杨治春2,3,周卷华1,王国强1,尹秋龙2,3,赵锦4,齐光5,原作强2,3(陕西省楼观台国有生态实验林场;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陕西省秦岭生态智能化监测与保护重点实验室;西安市长安区林业工作站;平顶山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秦岭北麓典型栓皮栎天然次生林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2期
  • 蔡智1,王庆成1,2,张勇1,徐立清1,李秋雨1(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遮阴和磷限制下胡桃楸1级根养分吸收策略选择[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2期
  • 吴松滨1,2,马铭婧1,2,王娇月1,3,牛乐1,2,张文凤1,2,徐晓伟1,2,郗凤明1,3(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污染生态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生物质灰的碳捕集与封存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2期
  • 何娇1,马岚1,2,3,孙旭1,张金阁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林业大学首都圈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北京林业大学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次降雨条件下枯落物和土壤持水特性及其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2期
  • 阮文洁,何云玲,黄丽华(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滇中城市群植被物候时空变化及其对城市化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2期
  • 李嘉洁1,章新平1,肖雄1,张赐成1,王锐1,戴军杰1,罗紫东2,刘娜3(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衡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亚热带季风区典型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水体平均滞留时间[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2期
  • 马春燕1,刘明蕊1,刘世婷1,肖顺明1,李桧1,张美艳2,侯扶江1,刘永杰1(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草牧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草地健康评价方法研究综述[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2期
  • 陈悦1,2,赵庚星1,2,常春艳1,2,王卓然1,2,李因帅3,赵环三1,2,张术伟1,2,潘敬瑞1,2(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基于Sentinel-2多光谱影像的小麦-玉米轮作耕地粮食产量估测——以曹县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2期
  • 郭少东1,王晓军1,王宁2,董秀丽2,付勇勇3(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山西山川河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山西财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省沿黄地区生态综合指数评价及时空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2期
  • 史加勉1,2,宋鸽1,2,刘珊珊1,2,郑勇1,2,3(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杉木林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形态特征及孢子相关细菌多样性对模拟氮沉降和干旱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2期
  • 刘青,王云霞,曾岩,冒吉荣,徐肖阳,刘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不同林龄刺槐解剖结构及生理特性[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2期
  • 刘倩煜1,2,3,王让虎1,2,3,吴鑫杰1,2,3,窦永静4(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亚高山草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吕梁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螨类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2期
  • 陈芝娟1,王虹军1,田星1,张根2(杭州博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类芽孢杆菌CH2的筛选、酶活性及全基因组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2期
  • 高玮1,2,3,李子双4,谢建治2,周晓琳4,杜梦扬4,王学霞1,3,陈延华1,3,曹兵1,3(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市缓控释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基施控释掺混肥对夏玉米生长期活性氮损失和碳氮足迹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2期
  • 赵继玉,李睿文,王琦,汪顺源,田玉春,赵金萌,任佰朝,赵斌,刘鹏,张吉旺(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种子分级对夏玉米群体整齐度和产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2期
  • 万翔宇1,2,肖孔操2,3,李德军2,3,张玉玲1,段鹏鹏2,3(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桂西北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反硝化基因丰度及其驱动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2期
  • 王宏雪1,武玮1,王琦琨1,杨雪琪1,殷旭旺2(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不同河岸缓冲区尺度下土地利用方式对嘎呀河流域水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2期
  • 谭一波1,2,3,张统1,2,3,蒋行健1,2,3,申文辉1,2,3,叶建平2,4(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漓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桂林兴安漓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猫儿山交让木叶性状海拔变异格局及其环境影响因子[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2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