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潘先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学院).话语标记的主观性差异与等级及其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汉语国际教育学报,2021,第2期
  • 窦玉荣(北京语言大学).从语篇角度看初级汉语教学中“着”字结构的背景化功能[J].汉语国际教育学报,2021,第2期
  • 吴双(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从东西方学习者的需求看汉语作为二语写作教材的专业性[J].汉语国际教育学报,2021,第2期
  • 康小明1,武和平2(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东干族留学生普通话双音节声调感知研究[J].汉语国际教育学报,2021,第2期
  • 何洁(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部汉语学院).情态动词否定的英汉对比[J].汉语国际教育学报,2021,第2期
  • 王鸿滨1,赵力慧2(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汉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部汉语学院).第二语言能力标准文本类型选择的考察与分析[J].汉语国际教育学报,2021,第2期
  • 庞震1,张迪2,李荔波3(北京语言大学预科教育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基础教学中心;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大学中文课堂学习中“前排生”现象的质性研究[J].汉语国际教育学报,2021,第2期
  • 李胜梅(北京语言大学).疫情期间中外硕博士同上一门专业课教学案例记录和分析[J].汉语国际教育学报,2021,第2期
  • 杨晓宇(湛江科技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诗纳卡宁威洛大学).语言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与教学理念关系的调查研究[J].汉语国际教育学报,2021,第2期
  • 刘烨(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部汉语进修学院).人称代词“人家”的人际功能[J].汉语国际教育学报,2021,第2期
  • 王梦笛1,黄建滨2(浙江科技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浙江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和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汉语学术写作中的身份与声音发展叙事研究——以一名俄罗斯研究生为个案[J].汉语国际教育学报,2021,第2期
  • 孟艳华(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线上口语直播课小组互动教学探析[J].汉语国际教育学报,2021,第1期
  • 李琳(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初级阶段听力录播课教学视频设计原则——基于认知负荷的分析[J].汉语国际教育学报,2021,第1期
  • 王瑞(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汉语线上教学课程设置中的问题和解决思路[J].汉语国际教育学报,2021,第1期
  • 陈闻(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基于“Zoom+超星学习通”的在线汉语教学模式研究[J].汉语国际教育学报,2021,第1期
  • 张熙昌(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从“故”形义关系看形声字特殊表义方式[J].汉语国际教育学报,2021,第1期
  • 张亚茹(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高级汉语综合课线上教学调查与启示[J].汉语国际教育学报,2021,第1期
  • 沈红丹(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听和说线上课程模块化教学设计[J].汉语国际教育学报,2021,第1期
  • 杨楠(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基于在线学习平台的阅读教学设计——以初级汉语读写课为例[J].汉语国际教育学报,2021,第1期
  • 梁霞(美国华盛顿大学东亚系).美国大学华裔中文教学的特点、内容与方法[J].汉语国际教育学报,2021,第1期
  • 刘艳(杜克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系).创意写作与过程写作教学法在华裔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汉语国际教育学报,2021,第1期
  • 梁宁辉(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以耶鲁大学为例谈华裔中文教学在美国高校的发展[J].汉语国际教育学报,2021,第1期
  • 秦子寒(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以语言素养训练为基础的华裔教学模式——以初级华裔教学和高级华裔教学为例[J].汉语国际教育学报,2021,第1期
首页 1 尾页 共有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