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鹏举1,2,刘玉照3,2(上海大学;上海大学经济社会学与跨国企业研究中心;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文化共通与利益共赢之路——以R国W电视项目为例[J].政治人类学评论,2023,第2期
-
张冲1,2,严俊3,2(上海大学;上海大学经济社会学与跨国企业研究中心;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跨文化日常生活中的相互理解和文化适应——以加纳恩科兰扎小城中资KH农业公司为例[J].政治人类学评论,2023,第2期
-
郭先举1,2,王元腾3(上海大学;上海大学经济社会学与跨国企业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援外身份转变中的情感调适与互动策略——以中国援W国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为例[J].政治人类学评论,2023,第2期
-
熊健然1,2,王埏2(上海大学;上海大学经济社会学与跨国企业研究中心).走出文化冲突中的“认知陷阱”——以一家中资英国JSL公司的破产过程为例[J].政治人类学评论,2023,第2期
-
徐勇(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政治学高度与人类学深度的结合[J].政治人类学评论,2023,第2期
-
陶庆(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公共管理系).学科开放与学术共享——《政治人类学评论》代总序[J].政治人类学评论,2023,第2期
-
刘世定1,2,3,黄嘉欣4(上海大学经济社会学与跨国企业研究中心(IESM);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学术自觉与跨学科组合创新——以IESM与《政治人类学评论》为对谈话题[J].政治人类学评论,2023,第2期
-
孙雯(辽宁警察学院侦查系).群体分化下国企与员工的策略共生——以DB区域国企公司为例[J].政治人类学评论,2023,第1期
-
奂倩(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国企民营化后员工社会性别与情感劳动制度研究——以M宾馆为例[J].政治人类学评论,2023,第1期
-
徐勇(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政治学高度与人类学深度的结合[J].政治人类学评论,2023,第1期
-
冯景源1,李佳2(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政治人类学”范式的新境界——有关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访谈录[J].政治人类学评论,2023,第1期
-
穆希琳(吉林警察学院法律系).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以YZ厂为例[J].政治人类学评论,2023,第1期
-
胡水(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单位福利的变迁与转型——以东北老工业基地H厂为例[J].政治人类学评论,2023,第1期
-
陶庆(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公共管理系).学科开放与学术共享——《政治人类学评论》代总序[J].政治人类学评论,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