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海龙(陕西师范大学教师口语教学与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演讲与口才教研室;陕西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主持口语教研室;陕西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家组).一流本科课程“演讲与口才”建设的教学重构探索[J].中国主持传播研究,2023,第1期
-
吴胜1,王慧2(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系;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主持专业培养“中之人”的路径探索[J].中国主持传播研究,2023,第1期
-
张泽宇(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AI合成语音的声音景观建构方式与影响[J].中国主持传播研究,2023,第1期
-
齐佳一(四川师范大学).“身体—主体”:智媒时代主持传播中身体的缺失与回归[J].中国主持传播研究,2023,第1期
-
王郝爽(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作为“虚拟有机体”的AI合成主播:具身认知下的主持传播研究[J].中国主持传播研究,2023,第1期
-
任志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实践中认识新媒体[J].中国主持传播研究,2023,第1期
-
王婷(深圳大学).基于空间认知的高校艺术类专业混合式教学实践及人才培养路径——以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为例[J].中国主持传播研究,2023,第1期
-
宋存杰1,于特浩2(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西大学艺术学院).逻辑、修辞与人文:论主持传播视域下主持人口语表达中的戏剧性[J].中国主持传播研究,2023,第1期
-
张伶聪(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技术变革 特色培养 实践转向: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培养研究(2001—2022)的计量学分析[J].中国主持传播研究,2023,第1期
-
倪虹悦(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虚拟主播构建竞争优势的组合类型研究——基于B站50个虚拟主播案例的QCA分析[J].中国主持传播研究,2023,第1期
-
张梦琦(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从技术吸引到体验疏离:一项基于用户与AI合成主播交往行为的探索性研究[J].中国主持传播研究,2023,第1期
-
成越洋1,2,3,4,5,刘汶萱3(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系;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人际传播研究中心;陕西省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技术大变革下的担当、创新与传承——第六届中国主持传播论坛(2022)会议综述[J].中国主持传播研究,2023,第1期
-
李洪岩(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谋定而后动——语言传播的理念分析[J].中国主持传播研究,2023,第1期
-
姜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学视野下的传播问题与传播学[J].中国主持传播研究,2023,第1期
-
徐辉(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媒介·传播·美[J].中国主持传播研究,2023,第1期
-
侯文军(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数字虚拟人交互设计与实践[J].中国主持传播研究,2023,第1期
-
马欣(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关于新学科语境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建设方略的思考[J].中国主持传播研究,2023,第1期
-
付银安(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守正创新:精品节目生产与融合传播[J].中国主持传播研究,2023,第1期
-
朱晓彧(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党支部).具有西部特色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建设[J].中国主持传播研究,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