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丹(北京外国语大学;吉林外国语大学;延边大学).民谣、自然与国家——论济慈对彭斯的鉴越与不列颠国家身份构建[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第2期
-
胡陈尧(四川大学).论贝尔曼“文字翻译”策略的诗学维度[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第2期
-
王桃花,林武凯(中山大学).空间视域下帕特·巴克《重生》中的战争创伤言说机制[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第2期
-
孙鲁瑶(河海大学).记忆与美国犹太大屠杀小说的代际演进[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第2期
-
王勍,李长亭(南阳师范学院).苔丝悲剧命运中的法律与伦理元素[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第2期
-
李立新(山东大学).“物”的乌有乡——威廉·莫里斯的“物”思想与19世纪博物馆文化[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第2期
-
乔娟(山西大学).论《地下铁道》和《基列家书》中的互象图景[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第2期
-
郭瑶函(江西财经大学).从“自由体”到“韵体”——朱湘民歌翻译的诗学解读[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第2期
-
张玉红,许庆红(安徽大学).论《失目宝贝》中的非自然叙事策略[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第2期
-
赵世锋1,焦丽梅2(复旦大学俄文系;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跨文化视界下洛特曼文本诗学研究[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第2期
-
张健然1,苏擘2(四川外国语大学;河北大学).科马克·麦卡锡《路》中的食人族及其讽喻[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第2期
-
徐贝贝(华中农业大学).一种基于凸显的结构问句语义理论[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第2期
-
蒋展(四川外国语大学).《费城之火》:历史书写与现代性批判[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第2期
-
周冠琼(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希拉里·曼特尔“克伦威尔三部曲”中的英格兰民族神话重述[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第2期
-
袁俊卿(上海师范大学).非洲文学研究的奠基和学者的主体性自觉——从朱振武新著《非洲英语文学的源与流》谈起[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第2期
-
石春让,梁丽群(西安外国语大学).小畑薰良《李白诗集》英译本中典故注释的切适性[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第2期
-
傅梦菊,邹波(复旦大学).留日学生、概念词的译介与《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诞生[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第2期
-
丁婕(复旦大学).詹姆逊文学辩证批评观中的“形式”[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第2期
-
王卓(山东师范大学).中国成长小说海外译介与研究现状及思考[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第2期
-
张晓雯(复旦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新物质主义视域下《拉拉的褐色披肩》中的食物书写[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第2期
-
冯予力(复旦大学).跨语言对比视角下“哪+CL+N”短语的意义本质[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第2期
-
高照成(南宁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世界文学·国家意识——学部委员陈众议研究员专访[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第2期
-
武娜(上海体育学院).格特鲁德·斯泰因:游走在历史中的现代主义践行者——以《美国人的成长》为例[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第2期
-
胡珍铭1,邓忠2(长沙理工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翻译过程中语义加工路径的模糊译语释意模型研究[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第1期
-
黄锦鸿(复旦大学).《英华成语合璧字集》对司登得词典的继承与发展[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第1期
-
徐彬(东北师范大学).移民、杂合与互文——从《贝奥武夫》看早期英国民族共同体的诞生[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第1期
-
朴玉(吉林大学).生活与文化认同——论《冤家——一个爱情故事》中日常书写的多重意蕴[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第1期
-
孙麟,汪小玲(上海外国语大学).论《天佑孩童》中美国黑人中产阶级女性的“傀化”情感[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第1期
-
刘白,汤利芬(湖南师范大学).从《上帝救助孩子》看消费社会中的女性商品化[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第1期
-
武越(华东师范大学).《内景唐人街》的后现代叙事与种族操演性[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