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瑞朋1,杨起帆1,郑智恒1,习丹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3种林下植被类型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特征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12期
-
陈赋秋雪1,唐思琪1,袁昊1,马子轩1,陈坦1,2,杨婷1,2,张冰1,2,刘颖1,2(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食品环境与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聚苯乙烯微塑料对典型农作物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12期
-
朱梦圆1,2,宋艳宇1,高思齐1,2,宫超1,刘桢迪1,2,马秀艳1,袁佳宝1,2,杨旭3(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寒区地理环境监测与空间信息服务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三江平原不同植被类型湿地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多样性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12期
-
邢冉,沈国锋,程和发,陶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地区农村生活能源结构变迁及其对区域污染物排放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12期
-
谢洁芬1,2,章家恩1,2,3,4,危晖1,2,3,4,刘自强2,陈璇2(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广东省生态循环农业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省现代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土壤中微塑料复合污染研究进展与展望[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12期
-
盛基峰1,2,3,李垚3,4,于美佳3,4,韩艳英1,2,3,4,叶彦辉1,2,3,4(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藏高寒植被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氮磷添加对高寒草地土壤养分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12期
-
陈瑶瑶1,廖彤1,汪宇2,沈劲1,翟宇虹1,叶斯琪1,陈多宏1,陈靖扬3(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空气质量监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环境保护大气二次污染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海珠区公共给排水设施监督所;广东省生态气象中心(珠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2016—2020年广东省臭氧污染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12期
-
高歌1,2,3,葛晓改1,3,周君刚4,周本智1,3,李正才1,3,杨南5(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钱江源森林生态统定位观测研究站;杭州市富阳区农业农村局;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施氮和干旱对杉木和青冈幼苗生物量及根系形态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12期
-
杨世福1,2,马玲玲1,2,陈芸芝1,2,唐旭利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大学).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化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12期
-
玄锦,李祖婵,邹诚,秦子博,吴雅华,黄柳菁(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江心洲景观类型和格局对植物多样性的多尺度影响——以闽江流域福州段为例[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12期
-
蒋斌1,2,陈多宏3,张涛3,袁鸾3,周炎3,沈劲3,张春林1,王伯光1,2(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空气质量监测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空气质量科学与管理联合实验室).华南水稻秸秆焚烧期碳质气溶胶组分特征及源贡献评估[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12期
-
任珺1,2,3,潘佳璇1,2,陶玲1,2,3,仝云龙1,2,王若安1,2,孙新妮1,2(甘肃省黄河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兰州交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环境生态研究所;甘肃瀚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氢氧化钠改性坡缕石对Cd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效果[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12期
-
张亚平1,陈慧敏1,2,吴志宇2,3,汤佳2,谢章彰2,刘芳华2(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低量水铁矿促进稻田梭菌Clostridium sp.BY-1产氢效率[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12期
-
秦秦1,2,3,段海芹1,4,宋科1,孙丽娟1,孙雅菲1,周斌1,薛永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上海市设施园艺艺术重点实验室).常规施肥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镉吸附解吸特性及化学形态的影响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12期
-
杨丹荔1,罗辑2,贾龙玉2,3,陈云飞1(内江师范学院沱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原生演替生态系统中铅累积的历史记录[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12期
-
薛文凯,朱攀,德吉,郭小芳(西藏大学理学院).纳木措水体可培养丝状真菌优势种的时空特征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12期
-
卢慧1,2,吕刚1,刘建华3,张卓4,王锋佰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国有彰武县章土台林场).辽西北风沙地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优先流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12期
-
张义1,2,朱吉颖1,2,张聪3,王柔1,2,邹羿菱云1,2,吴振斌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和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硅藻土在环境领域的研究和应用[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12期
-
伍德1,2,3,彭鸥1,2,3,刘玉玲1,2,3,张朴心1,2,3,尹雪斐1,2,3,黄薪铭1,2,3,铁柏清1,2,3(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省灌溉水源水质污染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南方产地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螯合剂及组配对伴矿景天修复两种镉污染土壤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12期
-
石智宇,王雅婷,赵清,张连蓬,朱长明(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2001-2020年中国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11期
-
赵安周,田新乐(河北工程大学矿业与测绘工程学院).基于GEE平台的1986—2021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11期
-
朱生堡1,2,唐光木1,张云舒1,徐万里1,葛春辉1,马海刚1(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盐碱土改良与利用(干旱半干旱区盐碱地)重点实验室;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水旱长期耕作下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动态变化[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11期
-
周椿富,于锐,王翔,闯绍闯,杨洪杏,谢越(安徽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院).抗生素对不同土壤中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11期
-
肖军1,2,雷蕾1,曾立雄1,李肇晨2,马成功3,肖文发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组织;旺业甸实验林场).不同经营模式对华北油松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11期
-
曹云1,孙应龙1,姜月清1,万君2(国家气象中心;武汉区域气候中心).黄河流域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11期
-
俞龙生1,2,李卫2,许铭宇2,3,林泽帆1(广州草木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湿地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赤霉素浸种对2种矿区修复先锋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11期
-
姜晶1,2,阮呈杰1,陈霄宇1,2,吴仪1,汪永创1(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微塑料模拟老化及其对污染物吸附行为影响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11期
-
谢邵文1,2,3,郭晓淞1,杨芬4,黄强1,陈曼佳3,魏兴琥1,刘承帅2,3,5(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城市公园土壤重金属累积特征、形态分布及其生态风险[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