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刁晏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由“舍小取大”现象看英语对华语词汇的影响[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李利芳(兰州大学文学院).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教育学研究演进历程[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林琳(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她叙事”中的虚幻人设与时代话术乌托邦——从近年热播都市情感剧看“年下恋情”题材的走红[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徐德荣,程文娟(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爱丽丝百年中国游记——副文本视域下中国儿童文学翻译思想的演变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王兆鹏(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古代文学研究的数据意识与数据意义[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谈凤霞(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生态科幻电影中少儿符号的意义域[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孙海荣,周燕(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粉丝经济时代“饭制”短视频的版权困境和治理路径[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吴翔宇,任超(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论新中国儿童文学的身体政治[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李斌1,何盈学2,高策3(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多源数据参照的古典诗歌立体远读法初探——以乾隆四万余首御制诗为例[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亓文婧1,袁舒2(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微山县的菏泽移民方言[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石了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新潮”的发轫——陈世骧“中国抒情传统”建构路径及意义[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李朝全(中国作协创研部).从高原到高峰——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基本方略[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肖贵成(苏州大学中文系).红净和黑头考——以三公戏为核心[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张琬容(法国高等实践研究学院宗教与思想体系系).法国高等实践研究学院道教与中国宗教史讲席发展历程[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高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宋代饮酒词的情感世界[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方均(江苏畜产进出口公司).“一片”辨[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李雪涛(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哲学的当下意义——对罗哲海教授的采访[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李宪瑜,屈爽(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社会卫生学的视野:“医文学”想象图景下的“陶晶孙”与“陶炽孙”[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刘总总(南京大学文学院).从文人案头到勾栏瓦肆:《聊斋志异》传播的平民化趋向——试论《聊斋志异》的说唱改编[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朱新亮(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宋诗老境美的艺术呈现——以梅尧臣为中心[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李国辉(台州学院人文学院).瓦格纳美学与象征主义自由诗理论的重构[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董志翘(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华语”等词的产生年代及其最后的胜出[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阚平(南开大学文学院).孙犁《文艺学习》的版本和意义——附孙犁的一篇佚文[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王青(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葛洪家世生平五题[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魏兵1,韩宜轩2(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谍战剧的沉郁风格榷论[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唐何花(暨南大学文学院).清代“以学为词”刍议[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王乐(德州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袁枚咏物诗在日本江户、明治汉诗坛的受容[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沈继荣,黄颖(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联结主义与批评话语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