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青1,2,3,尹晖1(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从转移价值到放大价值:论慈善事业在第三次分配浪潮中的增长路径[J].中国非营利评论,2021,第2期
-
张潮1,2,邓子园1,李广涵1(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中山大学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重点基地).道德义务、募捐信任与网络慈善捐赠持续性的实证研究[J].中国非营利评论,2021,第2期
-
王盈盈,甘甜,王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体育型倡导:基于公共性的概念界定与案例分析[J].中国非营利评论,2021,第2期
-
李松友(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组织成本治理:农村基本治理单元的结构逻辑[J].中国非营利评论,2021,第2期
-
王怀勇,王鹤翔(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民法典》背景下社会服务机构的“身份危机”及其法律化解[J].中国非营利评论,2021,第2期
-
梁鹤(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艺术学院).在有效性中获得合法性:制度环境下社会企业本土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一个典型案例的理论思考[J].中国非营利评论,2021,第2期
-
任彬彬(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组织行为分化: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的地方政策执行阻滞——基于H省的实证研究[J].中国非营利评论,2021,第2期
-
徐选国1,杨彬2(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浦东新区金杨新村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整合式公益服务:社区治理创新的一种解释框架——以上海杨街公益召集令为例[J].中国非营利评论,2021,第2期
-
张远凤,苗志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志愿服务在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的作用及其发展前景[J].中国非营利评论,2021,第2期
-
王金凤,魏亚楠,孙维章(山东工商学院).第三次分配背景下个人公益捐赠税收优惠政策优化:基于国际比较[J].中国非营利评论,2021,第2期
-
何瑞1,朱健刚2,3(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南开大学中国社区建设研究中心).分类嵌入与多层整合: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究——基于三种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的比较分析[J].中国非营利评论,2021,第2期
-
武静1,周俊2(山东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多重制度逻辑下公益创投的内卷化机制——基于上海市A区的调查研究[J].中国非营利评论,2021,第2期
-
宋程成(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学术是另一种社会创业——《创业型社会:中国创新五讲》评述[J].中国非营利评论,2021,第2期
-
王汪帅,厉杰(西交利物浦大学商学院).捐赠者的空间视角对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非营利评论,2021,第2期
-
刘培峰,龚宇(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税收减免制度研究述评[J].中国非营利评论,2021,第2期
-
邓国胜,朱绍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第三次分配视角下企业慈善责任的新路径[J].中国非营利评论,2021,第2期
-
高皓(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全球家族企业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第三次分配的规模测算与机制设计[J].中国非营利评论,2021,第2期
-
谢琼(北京师范大学民生保障研究中心).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 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J].中国非营利评论,2021,第2期
-
周如南1,刘斯佳2(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捐赠何以可能:情境认知、传播行为与非营利组织信任对个人捐赠意愿的影响[J].中国非营利评论,2021,第2期
-
王汝鹏(北京师范大学;红十字国际学院).公益慈善组织专项基金的设立与管理——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为例[J].中国非营利评论,2021,第2期
-
邢宇宙,徐晋升(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志愿者参与社区封闭管理政策执行偏差探析——以河南省X县A社区为例[J].中国非营利评论,2021,第2期
-
王名.卷首语[J].中国非营利评论,2021,第2期
-
王名,张祺好(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商会论纲[J].中国非营利评论,2021,第1期
-
宋奇1,张楠2,梁蕙竹3(华中科技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互联网公益研究述评(2006~2020)——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分析[J].中国非营利评论,2021,第1期
-
张潮1,2,王竟熠3(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重点基地;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被遗忘的公共生活:儿童公共参与议程三十年[J].中国非营利评论,2021,第1期
-
史迈1,安姗姗2(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南大学法学院).从评价到对话:构建新的国别慈善样态描述框架[J].中国非营利评论,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