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宇明(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国际中文教育的当地化问题[J].南开语言学刊,2022,第2期
  • 时秀娟1,2,石锋3(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大学临床神经语言学研究中心;南开大学文学院).试论普通话鼻音原理[J].南开语言学刊,2022,第2期
  • 戴庆厦,袁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论克伦语的动宾型语序——兼论语序的转型[J].南开语言学刊,2022,第2期
  • 黄行(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高等研究院).语言通解度与民族语言方言划分[J].南开语言学刊,2022,第2期
  • 曾晓渝(南开大学文学院).汉语官话方言连字调的几个基本问题思考[J].南开语言学刊,2022,第2期
  • 王洪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基于逻辑形式的蒙古语省略现象分析[J].南开语言学刊,2022,第2期
  • 徐坤宇(复旦大学现代语言学研究院).汉语关系从句加工优势研究的新进展[J].南开语言学刊,2022,第2期
  • 孔国兴(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这一”并非名词化标记[J].南开语言学刊,2022,第2期
  • 邵明园(中山大学中文系).敦煌古藏文数词“一”的句法语义功能[J].南开语言学刊,2022,第2期
  • 宁瑶瑶,王铭宇(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从空间认知看“地上”与“地下”的同义替换[J].南开语言学刊,2022,第2期
  • 施向东(天津大学语言科学研究中心).略论故宫清抄本《西番译语》对明代乙种本《西番译语》的“核正”[J].南开语言学刊,2022,第2期
  • 王战领(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末昂语的内爆音[J].南开语言学刊,2022,第2期
  • 金立鑫(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地理分布、气候特征对语言结构模式的影响[J].南开语言学刊,2022,第2期
  • 严翼相(汉阳大学人文学院).汉字传入古代韩国的时期和古代韩汉音的特征[J].南开语言学刊,2022,第2期
  • 刘娟,张梦如(山东大学语言科学实验中心).从升调到降升调的心理感知机制初探[J].南开语言学刊,2022,第2期
  • 冉启斌1,于爽2,史晴琳3(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天狮学院外国语学院).唐汪话声调问题的声学分析[J].南开语言学刊,2022,第2期
  • 张静静(武汉大学文学院).明清时期山东方言文献中的“脱不了”[J].南开语言学刊,2022,第2期
  • 麦耘(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江宕摄入声在近现代读萧豪韵与中古入声字有效摄又音的关系[J].南开语言学刊,2022,第2期
  • 王国栓(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VP+来/去”与时间顺序原则[J].南开语言学刊,2022,第2期
  • 温宝莹,欧阳子薇(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6岁普通话儿童阴平-阳平调的感知探索[J].南开语言学刊,2022,第1期
  • 梁磊1,陈冰2,王金3(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荷兰)莱顿大学人文学院).社会语音学视角下的入声共时变异考察[J].南开语言学刊,2022,第1期
  • 郭嘉(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词重音研究的音量比维度分析[J].南开语言学刊,2022,第1期
  • 李小军,高雅(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形容词演变为程度副词的路径和机制[J].南开语言学刊,2022,第1期
  • 铃木博之1,扎西尼玛2,才让三周3,四郎翁姆4(京都大学国际高等教育院;奥斯陆和平研究所;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波恩大学东方亚洲学院).昌都市内新认知语言的数词结构[J].南开语言学刊,2022,第1期
  • 冉启斌1,丁俊1,原新梅2,赵建军2(南开大学文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距离与地理距离的复杂性——以辽宁境内的胶辽官话与东北官话为例[J].南开语言学刊,2022,第1期
  • 武波(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从性别与调阶角度探讨普通话阴平-阳平的感知[J].南开语言学刊,2022,第1期
  • 刘春陶(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铅”字音读考[J].南开语言学刊,2022,第1期
首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