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亚男1,刘勇1,贺国鑫2,李世安2,岳涵2,周炳秀1(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大东流苗圃).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毛梾嫩枝扦插生根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马晓梅,张志斌,董建红,高峰,李瑞红(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与供需匹配研究 ——以兰州市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朱淑娟1,王方琳1,2,刘有军1,孙涛1,2,柴成武1,张剑挥1,3,张红媛1(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土壤水分和种子大小对梭梭种子萌发、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李华玉1,2,陈永富2,陈巧2,王娟1,2,张超1(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遥感与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基于遥感技术的森林树种识别研究进展[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侯晓云1,2,黎燕琼2,郑绍伟2(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典型植物群落特征与气候效应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魏丹1,郑昌辉2,叶广荣3,申富文4,陈盼5(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森林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广东飘之绿名木古树保护有限公司;广东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广东省古树资源分布及文化要素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鲁延芳,权金鹏,占玉芳,滕玉风,甄伟玲,何志龙(张掖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多样性特征及其水分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王沫1,王红兵2(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3种用地类型的自生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白雪冰1,林鑫1,窦延光2,武云鹏1(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陕西省林产品质检与产业服务保障中心).基于Gabor滤波与Tamura纹理特征的板材分类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井赛1,陈志林2,侯晓巍2,李智华2,胡云云2,向安民2,侯琳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祁连圆柏天然林林地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张家政1,闵志强2,王得军2,李清顺2,孙景梅2,李宏韬2,李崇贵1(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基于延安市不同植被类型NDVI对气象因子影响及空间异质性[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陈芳1,张志强2,李扉1,孙恺琦1(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基于EEMD分解与BOA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密云水库大阁水文站径流预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石梦婷1,冯自茂1,郝红科1,王迪海1,杨培华1,谢俊锋2,孙卫鹏2,张春霞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油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林学院;洛南县古城国有林场).陕西洛南油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王冰,张鹏杰,张秋良(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理化特征[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吴普侠1,冯伟2,王硕2,赵国平1,全英汇2,钟娴2(陕西省林业科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系).遥感新技术在秦岭保护行动中的应用[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王烨梓1,韦宝婧1,胡希军1,蒋紫君1,2,杜心宇1,陈志文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湖南省自然保护地风景资源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城乡景观生态研究所;浙江安道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基于保护和利用视角下的松岭村乡土景观资源评价[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李尤,唐雪海,王雷宏,王海熠(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基于MaxEnt模型的不同气候情景下白蜡树中国适生区预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丛晓峰1,陈艳2,陈昊1,李为民1,李思锋1,柏国清1(陕西省西安植物园陕西省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林业科学院).秦巴山区中段草本药用植物种间联结性与海拔的关系[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宋颖1,2,张港隆2,贾全全1,温强1,莫晓勇2,刘丽婷1(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气候变化下花榈木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预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周妮1,2,胡瑶1,2,钟毅1,2,刘洁1,2,齐锦秋3(成都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都);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白蜡木和水曲柳木材构造特征及提取液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司仕英,孟秦语,孙道阳,张延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关中地区引种芍药品种的综合性状评价[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马剑平,常兆丰,张元恺,马俊梅,王飞(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民勤沙区胡杨林健康序列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刘茂秀1,2,史军辉1,2,王新英1,2,艾吉尔·阿不拉1,2(新疆林科院造林治沙研究所;新疆塔里木河胡杨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塔河中游不同生境天然胡杨林木的光合与蒸腾特性[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赵向苗1,高润宏1,牛若恺1,卢玉婷1,高健斌2(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西鄂尔多斯保护区沙冬青高光谱特征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李聪慧1,2,赖壮杰3,2,刘健3,2,余坤勇3,2(福建开放大学理工学院;福建农林大学3S技术应用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基于热暗点植被指数的马尾松林叶面积指数反演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赵桂玲1,刘畅1,邓宗极2(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扫描技术的木质雕饰家具与工艺品三维数字化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刘生权1,杜雪2,李强3,张正3,魏育超3,艾锋3(榆林市林业工作站;黄委绥德治理监督局;榆林学院陕西省陕北矿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柳群落种子库特征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李巧云1,2,黄雅奇1,2,刘艳1,2,王玲1,2,张娟1,2,宋胤1,2,吴林世1,2,李建挥1,廖菊阳1,2(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湖南长株潭城市群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中亚热带绿化植物滞留颗粒物效应[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姜有为1,2,张恒3,张志伟4,陶洪飞1,2,陕芮1,2,李巧1,2(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新疆水利工程安全与水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西藏农牧学院).古尔班通古特沙漠2种典型固沙措施的生态恢复效应[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张焕玲1,赵斐2,康如如1,贾小明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甜樱桃新矮化砧木“吉塞拉12号”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