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彭川宇,梁艳,袁国平(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服务型领导与基层公务员创新行为:职业认同与职业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J].公共管理评论,2022,第4期
  • 陈超1,2,游宇3(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政治经济研究院、创新政策评估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迈向理论导向的个案研究:过程追踪与一致性分析的混合设计[J].公共管理评论,2022,第4期
  • 李洪涛,石宇(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官员专业背景、工作履历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J].公共管理评论,2022,第4期
  • 吕立远1,2,黄萃3(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部科技委战略研究基地:清华大学科教政策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网络分析方法在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的应用[J].公共管理评论,2022,第4期
  • 马翔1,2,3,包国宪1,2(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兰州大学中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中心;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政府绩效损失:概念建构、测度方法和因果推论[J].公共管理评论,2022,第4期
  • 李强1,2,叶昱利3,文斌4(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廉政研究中心、南方治理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我的父母:累积饥荒经历代际影响的疤痕效应与选择效应[J].公共管理评论,2022,第4期
  • 王思琦,李雪(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编码领导干部:简历数据收集与整理中的问题及方法[J].公共管理评论,2022,第4期
  • 张乾友(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会科学的自反性合法化:以美国工商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学为例[J].公共管理评论,2022,第4期
  • 于永达,薛莹(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保罗·罗默的内生增长理论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全球区域科学发展深圳高端论坛”综论[J].公共管理评论,2022,第4期
  • (《公共管理评论》编辑部).《公共管理评论》征稿启事[J].公共管理评论,2022,第4期
  • 王学军1,陈友倩2(兰州大学管理学院/中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中心;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数字政府的公共价值创造:路径与研究进路[J].公共管理评论,2022,第3期
  • 张昆贤1,武常岐2,陈晓蓉3,李梦林1(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寓教于乐”:公众参与环保型游戏是否有助于地区绿色发展?[J].公共管理评论,2022,第3期
  • 张会平,叶晴琳(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建数据管理机构何以提升政府治理绩效?——基于结构赋权与资源赋能的视角[J].公共管理评论,2022,第3期
  • 黄杰,郑静(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党建驱动慈善:民营企业中党组织的公益效应与机制研究[J].公共管理评论,2022,第3期
  • 祝哲1,张楠2,3,张静2,华晓梅4(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河北省档案馆).新冠肺炎疫情中政府信任如何影响公众风险感知?——媒介依赖的调节作用[J].公共管理评论,2022,第3期
  • 马啸(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在田野中丰富意义:以府际政策博弈研究为例[J].公共管理评论,2022,第3期
  • 罗祎楠(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中国治理的故事何以丰富?:认识论视野中的田野案例研究[J].公共管理评论,2022,第3期
  • 吕孝礼(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危机管理领域的田野工作:灾害冲击下的具身体验、参与互动和深化理解[J].公共管理评论,2022,第3期
  • 陈念平(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行政学院)公共管理学教研部).科层运作末端激励的模式与建构逻辑——以城管执法为例[J].公共管理评论,2022,第3期
  • 谢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变迁中的社会与个体生命——以我国东北地区研究为例[J].公共管理评论,2022,第3期
  • 张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知识从哪里来?:人类学田野工作的源流与知识论基础[J].公共管理评论,2022,第3期
  • 王越端(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法政治学的田野研究:为什么,怎么做?[J].公共管理评论,2022,第3期
  • 刘永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田野调查与区域社会史研究:一个基于个人的观察[J].公共管理评论,2022,第3期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第十七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层论坛成功举办[J].公共管理评论,2022,第3期
  • (《公共管理评论》编辑部).《公共管理评论》征稿启事[J].公共管理评论,2022,第3期
  • 谭新雨1,朴龙2,3(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为担当者担当:基层领导干部担当作为的“涓滴效应”研究[J].公共管理评论,2022,第2期
  • 张海柱,洪书瑾(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共建创新安全网:地方政府直播带货的联合避险逻辑[J].公共管理评论,2022,第2期
  • 杨君1,2,周自恒1(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治理过密化:理解乡村社会中国家联结个人的一种方式[J].公共管理评论,2022,第2期
首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