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欣(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新时代劳动教育与美育融合发展的逻辑理路、融通困境及其实践路径[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石劲松,左红(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井冈山大学发展规划处).井冈山精神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论[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向玉乔,关朝(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儒家伦理思想的道德情感维度[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郑萌萌,陈颖琴(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五育融合” 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曹开华,刘佳旭(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 ——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为例[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王巍1,2,李永1,2(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理论研究基地;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法兰西内战》看马克思民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叶丹(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基本经验探微[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刘琳(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善用红色影视讲好“大思政课”:价值意蕴、原则遵循与实践路径[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肖洪海1,王传顺2(井冈山大学宣传部;井冈山大学外国语学院).“一带一路” 背景下地域文化旅游的域外推介研究 ——以吉安市为例[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冯兵,尚爽(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革命电影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特有优势、出场根由与实践进路[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肖海鹰,袁邦兴(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井冈山时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空局限、应对策略与现实启示[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习剑平1,庄暨军2(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井冈山大学学报编辑部).以人民为中心视角下的《井冈山土地法》[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张保和(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好人民满意大学:探索、遵循、要义与路径[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匡凤(井冈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城市外语能力建设探微 ——以吉安市为例[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任庆银1,任广新2(齐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曲阜市委组织部).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胡恒钊1,廖镇宇1,文丽娟2(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九江市开发区港城学校).农村教师乡土情怀及其生成路径研究 ——基于江西省30位农村教师的访谈分析[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孙斌,饶华萍(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的逻辑维度及哲学意蕴[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王斌,于春梅(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启示[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卢黎歌,郭玉杰(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与新时代教育工作目标的内在规定性[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魏华1,刘洋1,马建珠2(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井冈山大学学报编辑部).“三全育人”理念下新时代大学书院制建设研究[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时玉柱,肖海鹰(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路径[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潘斌(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在学问与事功之间 ——朱轼的礼俗观及实践[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徐道彬(安徽大学徽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明清徽州礼学生态考述[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陈勇强,颜海兰(井冈山大学商学院).乡村振兴背景下井冈蜜柚品牌建设路径研究[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陈惠花1,罗润生2,王丽2(井冈山大学体育学院;井冈山大学教育学院).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及其与人格特质、应付方式的关系[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张薇(龙岩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井冈山时期连带的“公”对社会公德教育建构的启示[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王玲,黄志兴(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小学教育学院;井冈山大学商学院).井冈山精神促进高校师德建设的价值与策略研究[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隋牧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筑牢民族复兴思想根基须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