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超品(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边疆民族地区青年“五个认同”提升的路径探析[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雷信来(长江师范学院).土司学视域下“国家认同”的概念辨析——兼论石柱土司秦良玉对明朝的国家认同[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申莉(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湖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土家族摆手祭祀的原始宗教内涵论析[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张琪(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病痛体验与秩序感知的转换:医学人类学视野中的白裤瑶仪式治疗[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杨梅1,约其佐喜2(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流动的“共同体”:一个凉山彝族村庄的人类学考察[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郑佳琪,冯雪红(《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人口流动背景下的群体认同重塑——评《流动社会的秩序》[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李小芳1,罗木散2(西昌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斯色毕”:传统医学有效性的地方案例[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李飞龙(西南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组织起来”:20世纪50年代前期民族地区的卫生行政与干部——以黔南为中心[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华袁媛(文山学院).论中越边民跨境行为的法律再规制——基于滇东南边境地区的调查[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朴政君,胡立(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少数民族对国家通用语言的态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双语教育为例[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陈泫伊1,木薇2(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近代云南对外贸易法律制度探究[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刘璐1,褚远辉2,李姗泽1(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保山学院).关于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资源论构建的几个问题[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赵杰翔(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历史维度——20世纪30年代三本《中国民族史》的对比分析[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李丽双,马宜果(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白国因由》与南诏大理国的历史建构[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王惠敏(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乾隆朝金川土司治下土民婚姻与家庭问题研究——基于档案文献和田野调查的考察[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宋红娟(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格尔茨列传:1950—1990[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冯琳(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具身田野中:身体视域下的自我与他者[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文厚泓1,和春燕2(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近现代史教研室;云南迪庆藏学研究院).藏密各族高僧对现代政治共同体建构的贡献[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庄柳(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声望竞逐与运气之灵:凉山彝区仪式治疗中的医患关系[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赵琪(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清末中缅中越划界对“瓯脱”运用之比较[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余猛1,谷跃娟2(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近代滇南边境地区边疆建构的历史探析[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景军1,何明2(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持人言:有关传统医学的文化逻辑与现实意义[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高孟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人类学视域下的正义概念解析[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徐德信(邵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社会剧场的仪式研究:基于巴厘和新村葬礼的比较分析[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第1期
首页 1 尾页 共有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