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姜丹(国家法官学院).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数额“综合认定”的理论审视和完善进路[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第6期
  • 张忆然(复旦大学法学院).滥用已公开个人信息行为的刑法规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第6期
  • 李子龙(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诉因视域下公诉变更规范论[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第6期
  • 江海洋(山东大学法学院).数字时代规避型侵犯著作权罪的司法适用[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第6期
  • 董林涛(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间接证据如何认定案件事实——以被告人与犯罪人的同一性认定为中心[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第6期
  • 张亚平(宁波大学法学院;宁波大学营商环境与企业合规研究中心).法定犯违法性认识错误不可避免性的出罪适用[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第6期
  • 石聚航(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行为规范与裁判规范分离下法定犯的限缩方案[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第6期
  • 兰楠(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厅).前置法为“刑民交叉争议案件”提供的出罪思路[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第6期
  • 郭旨龙(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极端言论的犯罪化:从伤害原则到冒犯原则[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第6期
  • 张明楷(清华大学法学院).刑法修正的原则与技术——兼论《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的完善[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第5期
  • 袁彬(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反思非对称性刑法立法——以《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为契机[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第5期
  • 夏伟(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论外围犯罪的穿透性治理[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第5期
  • 张迪(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算法证据的独立:法理反思与制度方案[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第5期
  • 张琳(辽宁大学纪检监察学院).逮捕羁押审查中社会危险性的证明问题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第5期
  • 姜瀛(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刑法结构的轻刑化演进及其刑事政策协同——基于对日本《轻犯罪法》的比较考察[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第5期
  • 纵博(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刑事证明对象理论的反思与重塑[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第5期
  • 刘沛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单位适用自然人刑事诉讼程序的范围与边界[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第5期
  • 吴光升(温州大学法学院).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对量刑类二审抗诉的约束力[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第5期
  • 姚诗(湖南大学法学院).刑法教义学的自主研究:一个聚焦“理论创新”的探讨[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第5期
  • 储陈城(安徽大学法学院).刑法应对网络暴力的流变及其基本立场[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第4期
  • 孙国祥(南京大学法学院).“受贿行贿一起查”的规范化法治化路径[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第4期
  • 刘宪权(华东政法大学).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数据法益刑法保护体系的影响[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第4期
  • 周翔(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刑事司法人工智能实现结果公正的技术方法和限度[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第4期
  • 苏永生(河北大学法学院暨河北大学国家治理法治化研究中心).我国刑法中的情节竞合问题研究——中国特色刑法教义学话语体系构建的一次尝试[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第4期
  • 熊晓彪(中山大学法学院).证明标准多维解构与体系重塑[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第4期
  • 陈兴良.轻罪治理的理论思考[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第3期
  • 刘品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未来法治研究院).大数据法律监督的治理逻辑[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第3期
  • 罗翔(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论刑法中的补正解释——以拐卖犯罪为展开[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第3期
  • 贺小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认罪认罚“可以型”从宽模式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第3期
首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