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鸿浩(清华大学法学院;北京化工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网络黑灰色产业链的犯罪特征与治理对策优化[J].刑法论丛,2021,第4期
-
段卫利(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外国与比较刑法研究中心).扩张解释下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实现——以“蒋某网络隔空猥亵儿童案”为切入点[J].刑法论丛,2021,第4期
-
敖博(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涉表见代理刑事案件的法律认定[J].刑法论丛,2021,第4期
-
王登辉(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国家毒品问题治理研究中心).监察时效与追诉时效的衔接问题研究[J].刑法论丛,2021,第4期
-
张萌1,董姝含2,杜子润3(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兜底倾向及合理限缩——基于《刑法修正案(九)》施行以来裁判文书样本的分析[J].刑法论丛,2021,第4期
-
肖飒(厦门大学法学院).共犯处罚根据论的解构与批判[J].刑法论丛,2021,第4期
-
赵路(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法治变革背景下的刑法法典化编纂:缘由、必要与意义[J].刑法论丛,2021,第4期
-
李永升(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刑法智慧树的内部构造及其展开[J].刑法论丛,2021,第4期
-
利子平1,周树娟1,2(南昌大学法学院;景德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益的私权属性:侵犯著作权罪的应然归属——以《民法典》第123条为切入点[J].刑法论丛,2021,第4期
-
徐宗胜(济南大学政法学院).犯罪成立条件“情节严重”的解释规则[J].刑法论丛,2021,第4期
-
张馨文(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罪量要素出罪机能的理论廓清与实践改良[J].刑法论丛,2021,第4期
-
柳忠卫,张民兴(山东大学法学院).偏激民意对刑事立法的消极影响及其克服[J].刑法论丛,2021,第4期
-
林文婷(厦门大学法学院).厘清刑事合规概念的相关争议——兼谈德国对刑事合规的概念界定[J].刑法论丛,2021,第4期
-
徐颖(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间接正犯存在必要性之证成及其新构造[J].刑法论丛,2021,第4期
-
周鹏(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江苏省监狱管理局狱政管理处).“踩点减刑”的反思与应对——以“郭某思减刑案”为切入点[J].刑法论丛,2021,第4期
-
汪恭政.“套路贷”案件罪名适用困境及其应对的实证研究[J].刑法论丛,2021,第3期
-
史运伟.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司法适用实务研究[J].刑法论丛,2021,第3期
-
安汇玉1,汪明亮2(北京大学法学院;复旦大学法学院).论污染环境犯罪黑数[J].刑法论丛,2021,第3期
-
严磊.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犯罪治理的新进路[J].刑法论丛,2021,第3期
-
温登平.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保护法益和实行行为研究[J].刑法论丛,2021,第3期
-
胡同春.论罪量限制下我国未完成罪的成立范围[J].刑法论丛,2021,第3期
-
科讷琉斯·普里维茨1,陈昊明2(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四川大学法学院).作为适当原则的刑法[J].刑法论丛,2021,第3期
-
尹振国.论赔偿在命案量刑中的作用[J].刑法论丛,2021,第3期
-
刘嘉铮1,任惠华2(东南大学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强制猥亵、侮辱罪“去倾向化”研究[J].刑法论丛,2021,第3期
-
龚红卫.刑事合规的意蕴及本土构建——兼论情境犯罪学对企业犯罪预防的启示[J].刑法论丛,2021,第3期
-
李志恒.不作为犯中支配理论的法教义学展开——兼与徐万龙博士商榷[J].刑法论丛,2021,第3期
-
管伟康.刑事再审案件中后出台司法解释的提前适用问题——基于368份已公开再审裁判文书的分析研究[J].刑法论丛,2021,第3期
-
郑洋.我国预备犯的应然处罚模式及其实现路径[J].刑法论丛,2021,第3期
-
董悦.不真正不作为理论在法定犯领域的适用:目标、路径与方法[J].刑法论丛,2021,第3期
-
黄玲林.单位走私犯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J].刑法论丛,2021,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