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正亚(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第24期
-
吴刚(盐城工学院).从碎片化到整体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然转向[J].教育与职业,2022,第24期
-
郑玥,孙卫芳(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专创融合培育卓越技术技能人才的现实困境与实施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2,第24期
-
陈燕,袁璟瑾,曹将栋(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探究[J].教育与职业,2022,第24期
-
胡婷婷1,钱俊2,3(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分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可能性、困境和进路[J].教育与职业,2022,第24期
-
李朋1,李志扬2,3(保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大学;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高职教育双导师制的实施困境与纾解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2,第24期
-
李名梁1,2,庄金环3(伊犁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一带一路”天津战略研究院;伊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利益相关者视域下职业启蒙教育的驱动机制及实施路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第24期
-
周淼淼(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高质量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逻辑、现实困境与前进理路[J].教育与职业,2022,第24期
-
张海宁(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后疫情时代职业院校国际化办学的时代机遇及提升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2,第24期
-
王志伟(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第24期
-
念潮旭(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福建实施“3+4”中本贯通应把握的几个关系——基于山东、江苏、上海的实践分析[J].教育与职业,2022,第24期
-
蒋小燕1,张晨2,韦庆昱1(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卫生分院).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现实挑战与实践进路[J].教育与职业,2022,第24期
-
车秀兰(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吉林省人大常委会).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值得关注的“吉林实践”[J].教育与职业,2022,第24期
-
黄丹1,张睦楚1,2(云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特色定位、组建逻辑与构建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第24期
-
洪慧民(江苏省政协;民建江苏省委;江苏省中华职业教育社).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为例[J].教育与职业,2022,第24期
-
李青山(山西省政协;九三学社山西省委;山西省中华职教社).推动职业院校与民营企业深度融合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第24期
-
王淑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企业新型学徒制主要执行主体的行动困境及对策建议[J].教育与职业,2022,第23期
-
李珊,魏小英,雍军(南充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在优势、价值逻辑与实施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2,第23期
-
丁天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新《职业教育法》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考量[J].教育与职业,2022,第23期
-
孟庆东1,2,阎国华1,何湾3(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矿业大学;铜陵理工学校).从协同到融合:高职院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探析[J].教育与职业,2022,第23期
-
李洪渠1,向丽2(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职业与职业教育研究院).生态系统视角下高职高质量课程建设的内涵与路径选择[J].教育与职业,2022,第23期
-
贺佐成(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场域—惯习”视域下高职课程的运行逻辑与应对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2,第23期
-
刘学东1,魏亚2(南京审计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部;南京工程学院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从“分流”到“协调”:“普职比大体相当”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要求[J].教育与职业,2022,第23期
-
范竹君(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职业本科书院制办学:为何与何为、难为与可为[J].教育与职业,2022,第23期
-
王辉1,谢长法2(安顺学院特殊教育学院;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特殊职业教育多元协同治理的逻辑构建与实践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第23期
-
高士晶(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天津)研究中心).新时代职业院校学校智库转型研究——以职业技能竞赛学校智库为考察中心[J].教育与职业,2022,第23期
-
郭存1,何爱霞2(曲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曲阜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院).全球成人学习和教育“善治”之路的演进、藩篱和突破——基于《成人学习和教育全球报告》的分析[J].教育与职业,2022,第23期
-
吴杰(江苏开放大学社会教育处;江苏基层社会治理研究协同创新基地).基于循证实践的我国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第23期
-
梁龙凤(贵州师范大学).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职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第23期
|